一说到女性的更年期,人们总会把它和情绪不稳定、大吼大叫相联系,还会认为更年期的女人很可怕。其实,更年期的女性并没有那么大的杀伤力,所以无论你是女性还是男性,最好都能了解一些更年期知识,关爱自己和身边的家人。
什么是更年期?
更年期是指女性绝经前后,由于体内性激素分泌不足,出现月经紊乱、潮热出汗、关节疼痛、骨质疏松等一系列症状,并增加女性代谢性疾病的风险,从而影响更年期人群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常见于40到60岁的女性,其根本原因在于卵巢功能的减退或衰竭。
更年期主要有哪些症状呢?
1.月经紊乱月经周期改变是更年期出现最早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月经周期缩短、频发;之后月经周期延长,经量减少,直至月经停止,10-20%的女性表现为阴道不规则出血,这种情况需除外子宫内膜有无病变,仅约10-15%的人表现为月经突然停止,闭经。
2.潮热、出汗
雌激素降低引起的血管舒缩症状,其特点是反复出现面部、颈部和胸部的潮红,接着出汗,持续几秒钟带几分钟不等,夜晚和情绪激动时更容易发生,一天可以频繁发作,该症状可持续1-2年,有时长达5年或更长,严重者可影响女性的工作和生活。
3.睡眠障碍
出现自主神经失调症状,表现为失眠、入睡困难、多梦、易醒、睡眠质量差等,白天无精打采。
4.情绪变化和记忆力减退
出现精神神经症状,表现为情绪波动大,容易激动、焦虑、易怒、抑郁、感到孤独、记忆力减退等,对周围事物提不起兴趣。
5.泌尿生殖系统症状
因雌激素和其他性激素水平降低引起的生殖道、泌尿道萎缩以及性功能障碍等症状和体征,表现为外阴阴道干涩、烧灼感,性生活障碍、性交痛,反复阴道炎,排尿困难、尿频、尿痛等反复泌尿系感染,咳嗽漏尿、尿失禁等。
6.骨关节改变
雌激素缺乏使骨质吸收增加,导致骨量快速丢失,而出现骨质疏松,如全身或局部骨关节和肌肉酸胀、乏力不适,身高变矮、弯腰驼背、骨质疏松、骨折等。
7.心血管疾病
绝经后女性血糖和血脂代谢异常增加,脂肪重新分布,容易出现腹型肥胖,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等发病风险明显增加。
如何缓解更年期症状
绝经对心血管、骨骼、认知会产生持续不良影响,需要开展全面健康管理及生活方式调整,包括每年健康体检、合理饮食、增加社交脑力活动和健康锻炼。
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
首先起居生活要有规律性,按时睡眠和起床,保证每天8个小时的睡眠时间,工作之余应适当参加劳动和运动。每日规律有氧运动,每周累计150min,另加2~3次抗阻运动,以增加肌肉量和肌力。
2.合理饮食
更年期女性体内代谢已逐渐以分解代谢为主,为了补偿功能消耗,维持机体组织代谢、修补的需要,增强机体抵抗力,更应重视优质蛋白的摄入,减少高脂、高糖食物摄入,多喝水,进食富含铁质、钙质食物,如瘦牛肉、羊肉、鱼、牛奶、骨汤、豆制品等食物。
3.定期体检,规范治疗
更年期似乎是“多事之秋”,不仅是妇科疾病,也是癌症、心血管疾病的高发期。因此,更年期妇女最好半年至1年进行1次体检,若发现疾病端倪,尽早治疗。
4.舒缓心情,预防心理疾病
“七分精神,三分病”,情绪对健康的影响也不容小觑。更年期女性情绪起伏较大,更应注重调节心情,多跟家人朋友交流沟通,多出门散心,保持心情舒畅,正确认识更年期是每个妇女的自然生理过程。
5.药物治疗
更年期症状较重或无法缓解时,应及时就医。经医生指导,针对适宜人群开展相应治疗。
总之,更年期是女性生命中的一个重要阶段,需要全面健康生活方式的管理,预防中老年女性的慢性疾病,改善其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