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动脉瘤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肿瘤,但其潜在的危险性却不容忽视。本文将详细介绍脑动脉瘤的相关知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预防这一疾病。
一、什么是脑动脉瘤?
脑动脉瘤又称颅内动脉瘤,是指脑动脉内腔的局限性异常扩大造成的动脉壁瘤状突出。脑动脉瘤并非真正的肿瘤,而是脑血管壁的一种结构异常;这种异常通常是由于脑动脉管壁局部的先天性缺陷和腔内压力增高所致,形如囊状膨出,是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首位因素。
常见分类:①囊状动脉瘤,也称浆果状动脉瘤。因动脉瘤看起来像挂在藤蔓上的浆果而得名。囊状动脉瘤是一个圆形的充满血的囊,从主干动脉或它的一个分支突出来,通常在大脑底部的动脉上形成,也是最常见的动脉瘤类型。②梭形动脉瘤,常会导致动脉壁膨胀。③细菌性动脉瘤。主要由感染引起的,当感染影响到大脑中的动脉时,会削弱动脉壁而导致动脉瘤的形成。
二、脑动脉瘤的发病原因
脑动脉瘤的确切发病原因尚不清楚,临床研究多认为与以下几种因素有关:
先天性因素:部分患者天生具有大脑动脉血管畸形,这可能与遗传有关;先天性缺陷使得动脉壁在某些部位较为薄弱,容易形成动脉瘤。
动脉硬化:动脉壁内弹力层的破坏是动脉硬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当弹力层受损,动脉壁就不能承受正常的血液压力,从而在薄弱部位形成膨出的动脉瘤。
感染:某些病毒或细菌感染可能影响血管壁的结构,增加动脉瘤形成的风险。
创伤:外伤或手术等外力作用可能导致大脑血管壁损伤,进而发展为动脉瘤。
此外,高血压、吸烟、高龄以及家族病史等也被认为是脑动脉瘤形成的潜在风险因素。
三、脑动脉瘤的症状表现
脑动脉瘤的症状因其大小、位置和是否破裂而存在不同。未破裂的动脉瘤可能无任何症状,尤其是体积较小时。但是随着动脉瘤的增大,可能会压迫周围的血管和神经,导致一系列症状的出现,常见的有:
头痛:是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尤当动脉瘤增大或破裂时,头痛可能变得非常剧烈。
神经功能缺损:动脉瘤压迫周围神经可能导致面部麻木、视力障碍或复视等症状。
缺血性症状:当动脉瘤压迫其他脑血管时,可能会造成脑组织供血供氧不足,导致缺血性坏死,严重者可出现偏瘫、偏盲等。
需要注意的是,动脉瘤破裂是最危险的情况,患者会出现突然的、剧烈的头痛,伴随着颈部僵直、恶心呕吐、视物模糊、畏光,甚至失去意识和休克;此时需要及时进行救治,防止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
脑动脉瘤破裂后的其他并发症状:①再出血。已经破裂或漏出的动脉瘤有再次出血的风险,对脑细胞造成进一步损伤。②脑部血管狭窄。脑动脉瘤破裂后,大脑中的血管可能会收缩和狭窄,使脑细胞的血液流动受限,造成进一步的细胞损伤和损失。③脑积水。多数情况下,破裂的脑动脉瘤发生在大脑和覆盖大脑的薄膜组织之间的空间。动脉瘤破裂后血液可以阻止环绕大脑和脊髓的液体循环,对脑组织造成压力与损伤。④钠含量的变化。脑出血会破坏血液中钠离子的平衡,不及时干预会导致脑细胞肿胀和永久性损伤。
四、脑动脉瘤的诊断与检查
神经系统检查:检查患者的反射、肌力和感觉,以评估神经功能是否受损。
影像学检查:包括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等,此类检查可以确定动脉瘤的大小、位置和形状。
血液检查:可以辅助排除其他可能的病因或评估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
五、脑动脉瘤的治疗
手术治疗:对于较大或有破裂风险的动脉瘤,手术治疗通常是首选。手术方法包括开颅手术夹闭动脉瘤和血管内介入治疗(如动脉瘤栓塞术)。
非手术治疗:对于小型、无症状或低风险动脉瘤,医生会建议定期监测和控制风险因素,如控制血压、血脂和戒烟等。
脑动脉瘤虽然不是肿瘤,但其潜在的危险性不容忽视。通过增加对这一疾病的认识,我们可以更好地预防、诊断和治疗脑动脉瘤,从而减少其带来的健康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