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衰竭就是指呼吸功能严重障碍,是一种生理功能与代谢紊乱临床综合征,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有严重威胁,为此需要及时采取抢救以及护理,本文就带你了解有关呼吸衰竭的护理措施。
一、呼吸衰竭的救治原则
1、氧疗:这是纠正患者缺氧的主要手段,也是一种有效手段,应用之后能改善患者的缺氧症状,也能保持呼吸良好,但是要注意使用不当会引起氧中毒、二氧化碳潴留,因此需要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呼吸衰竭包括1型呼吸衰竭与2型呼吸衰竭,对于1型呼吸衰竭患者来说,短时间内吸入50~60%氧浓度或更高浓度的氧气,能纠正患者的缺氧情况,在患者的氧分压上升到60mmHg之后,降低到50%以下,避免出现氧中毒、吸收性肺不张等并发症。一般来说,氧浓度50%以上就属于高浓度氧,在常压下40%以下是安全的,如氧浓度为60%以上就要限制在48h内,最多不能超过72h,纯氧吸入只能是短时间使用。对于2型呼吸衰竭患者来说,则需要对患者进行持续低流量吸氧治疗,氧浓度需要低于35%,在这一基础上联合应用呼吸兴奋剂,但是要慎重使用镇静剂。
2、呼吸兴奋剂:这一药物能兴奋呼吸中枢,比较适用于轻度呼吸衰竭患者中,比较常见的药物有尼可刹米。
3、机械通气:各种类型的呼吸衰竭患者都需要接受氧疗、药物治疗干预,如果患者经治疗后效果不佳,就要及时使用机械通气,治疗原则在于“早上早下”。
4、病因及对症治疗:在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中,需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分析,掌握呼吸衰竭的发生原因,根据病因开展对症支持治疗,积极处理原发性疾病,包括控制感染、纠正心衰、解除呼吸道梗阻症状。
二、呼吸衰竭的护理措施
1、病情观察:呼吸衰竭通常是由于气道阻塞、心脏瓣膜疾病、胸廓外伤等原因,导致肺的通气和换气功能出现障碍而引起。对于患有呼吸衰竭的患者其病情比较严重,所以在护理上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率、血压等变化,如果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地告知医生,由医生进行合理的治疗。
2、改善通气:呼吸衰竭患者在接受救治过程中,还应该要及时为患者进行拍背处理,有助于促进痰液排出,如患者存在痰液粘稠等情况,还应该要遵医嘱局部使用雾化药物,包括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等,有助于稀释痰液,也能促进痰液的排出,维持呼吸道通常。
3、日常护理:日常生活中呼吸衰竭患者应该要保持绝对卧床休息,病房环境也要保持安静、阳光充足、空气新鲜,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不同体位,如昏迷患者取侧卧位,头转向一侧,气管插管切开患者需要取仰卧位,日常生活中也要保持充足的休息,预防压力性损伤以及跌倒等。呼吸衰竭患者的体力消耗比较大,因此需要鼓励清醒患者积极进食,增加营养,予以高蛋白、低碳水化合物,适当予以维生素、微量元素,病情危重患者可予以鼻饲,每天饮水量为1500ml以上。
4、心理疏导:在患者的护理工作中要保持耐心,积极解答患者及家属的问题,倾听患者的主诉,包括对疾病的感受、理解患者情感以及观点等,为患者及家属讲解欧冠肺心病相关知识,进一步提升对疾病认知水平,也可帮助患者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可有计划安排患者的治疗与护理相关知识,保证患者充足的休息与睡眠,尽量减少患者说话次数,保持病房环境安静,通过提供连续性护理,减少环境对患者的影响,避免无效交流。可为患者进行呼吸训练指导,预防呼吸困难,指导患者自行调整活动量,学会放松技巧,避免呼吸困难的诱发因素,适当学习缩唇呼吸、腹式呼吸等,每天2次,改善疾病预后。
总之,呼吸衰竭是一种严重病症,发病后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都有一定影响,同时还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入院后要及时予以救治,在这一基础上还要加强患者的护理,其中病情观察、改善通气、日常护理与心理疏导都是比较常见的护理措施,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