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中药煎服的正确方法与注意事项

时间 :2024-07-03 作者 :张林平 来源: 东营市第二人民医院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中药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瑰宝,凭借其独特的疗效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历史的长河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中药的煎服并非简单地将药材投入水中煮沸即可,其中蕴含着许多讲究与技巧。本文将详细介绍中药煎服的正确方法与注意事项,以帮助大家更好地利用中药,发挥其最大的疗效。

一、中药煎服的正确方法

(一)准备草药

首先,我们需要根据医生或中医师的配方,准备所需的草药材料。在称量草药时,应确保准确无误,以免因药量不足或过量而影响疗效。同时,草药的质量也是至关重要的,应选择正规药店或医院购买,避免购买到劣质或假冒的草药。

(二)冷水浸泡

药物煎前需经冷水浸泡。加水量应为饮片吸水量、煎煮蒸发量及所需药液量的总和,但实际操作却难做到精确。传统加水量一般以浸泡后淹没药材2~3厘米,二煎液面与药材表面相平为度。而药材质地不同,浸泡时间也有不同,一般的标准为:花、茎、叶20~30分钟,根、根茎、种子、果实50分钟左右,冬夏季可酌情加减。

(三)加热煎煮

将煎药锅加热,先用大火将草药煮沸。在煮沸的过程中,需要密切注意火候的控制。一般来说,补益类药物宜用文火煎煮,以保持水温的稳定,避免破坏药物中的有效成分;而解表药、清热药则宜用武火煎煮,以迅速提取药物的有效成分。煮沸后,根据药物的性质和要求,继续用小火慢煎20-30分钟,以充分萃取草药的有效成分。

(四)过滤提取

煎煮完成后,将草药煎剂倒入干净的容器中,使用纱布或过滤纸过滤掉渣滓。过滤后的草药煎剂应分成所需的剂量,以便按照医生或中医师的建议进行服用。

(五)汤剂服用

根据医生或中医师的指示,按时服用所提取的草药煎剂。通常建议在饭前或饭后一段时间服用,以确保药物能够充分发挥其疗效。在服用时,应注意药物的剂量和时间,以确保安全和有效性。

三、中药煎服的注意事项

(一)火候控制

火候是中药煎服过程中的关键因素之一。不同的药物需要不同的火候来控制。补益类药物多宜用文火煎煮,以保持水温的稳定;而解表药、清热药则宜用武火煎煮,以迅速提取药物的有效成分。因此,在煎药过程中,需要根据药物的性质和要求来调整火候。

(二)浸泡时间

浸泡时间也是影响中药疗效的重要因素之一。过短的浸泡时间可能导致药物的有效成分难以被充分浸泡出来;而过长的浸泡时间则可能会导致中药变质,影响疗效。因此,在煎药前需要根据药物的性质和要求来确定合适的浸泡时间。

(三)煎煮次数

一般类方剂煎煮2次,滋补类方剂或药物较多者可煎3次。据研究,一煎有效成分的煎出率约为30%,二煎为40%~50%,两煎可达70%~80%,因而每剂煎2次为宜,且一次久煎不能代替两次分煎。每剂两煎的取药量,儿童为100~150mL,成人为400~600mL。

(四)水量控制

在煎煮中药时,水量的控制也是非常重要的。加水量过多可能会降低药物疗效,影响治疗效果;而加水过少则可能会把中药煎糊或煎煮不完全,在影响疗效的同时也会造成中药的浪费。因此,在煎药前需要根据药物的性质和要求来确定合适的水量。

(五)器皿选择

煎煮中药时,器皿的选择也是非常重要的。最好选择砂锅、瓦罐等材质的器皿来煎药,因为这些器皿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和稳定性,能够更好地保持水温的稳定和均匀。同时,这些器皿也不易与药物产生化学反应,避免了药物与金属产生化学反应而降低药效的情况。

(六)药物处理

对于一些特殊的药物,如矿物类、贝壳、角甲类药物等质地坚硬、有效成分不易煎出的药物,需要采用先煎的方法进行处理。即先将这些药物单独煎煮一段时间后再与其他药物混合煎煮。此外,还有一些药物如气味芳香、含有挥发油以及不宜长时间煎煮的药物等需要采用后下的方法进行处理;而一些种子、花粉类药物则需要采用包煎的方法进行处理。

中药煎服是一门深奥的学问,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总结。通过掌握正确的煎药方法和注意事项,我们可以更好地发挥中药的疗效,为身体健康保驾护航。我们也需要注意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和药店购买草药,以确保药物的质量和安全性。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