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带着管子回家,洗澡怎么办?
我的空肠造瘘管堵了,怎么办?
为什么我打了营养液后拉肚子了?····
以上这些问题是患者出院回家后经常发生的或者有疑惑的地方。患者留置空肠造瘘管回家若护理不当,容易发生并发症,特别是一些留守老人或者远离城区居住的患者。患者居家护理中,如何预防和处理呢?以下给大家科普一些空肠造瘘管相关的日常护理,帮助大家做好管道的居家护理,让身体得到快速康复。
1.日常居家该如何护理呢
1.固定管道可使用透气的胶布双道固定,如果管道外露的过长,可以盘旋几圈但不能扭曲,用系带或者小皮筋绑好再固定。日常活动避免牵拉和打折管道,咳嗽时可用手稍按压造瘘管。
2.记录管道深度一般管道上都有刻度,如果没有刻度出院时医护人员也会标记上,每日检查,如果发现深度改变较大,及时就医。
3.保持造瘘管周围皮肤干燥清洁建议每日推注营养液后清洁周围皮肤,可用棉签蘸取碘伏溶液消毒或用湿纸巾清洁造瘘管周围的分泌物和污迹。
4.如造瘘管周围缝线或管口有异常分泌物流出,分泌物为清澈液体,则擦干分泌物,消毒后保持干燥就可以了。如果分泌物有恶臭味,或者伤口发热、红肿,触碰时疼痛,可能出现了感染,请及时就医。
5.洗澡可将造瘘口处腹部皮肤予保鲜膜覆盖固定,防止水溅湿。
2.注食时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呢
1.注食前摆好体位,宜采取半卧位。半卧位:可用枕头垫在膝下,增加舒适感防止下滑。
2.清洁双手,准备新鲜营养液及温开水,营养液及温开水温度:37℃-40℃。
4.保持管道通畅,防管道堵塞:注入营养液前后用30-50ml温开水冲管,一边推-停-推,检查管道推注是否有阻力。
5.用专门胃灌器抽吸营养液,匀速缓慢推注,每次推注量小于200ml,可根据自身的身体状况每天可注食6-8次。
6.注入完毕不要立即躺下,应适当走动,宜散步15-30分钟,促进肠蠕动,有利于消化和营养的吸收。
7.瑞素、百普力等营养液打开后建议室温放置不超过8h,4℃冰箱内保存不超过24h,自配营养液,如米汤,肉汤、果汁一定要过滤掉残渣,以免堵管。食物应该新鲜,现配现用,以免造成腹泻。
8.注入药物时,必须充分磨碎、溶解至无颗粒状,方可注入空肠造瘘管。
9.使用后的注射器及容器等用清水冲洗干净,干燥保存。
3.有哪些常见的并发症,该如何处理呢
1.堵管堵管是最常见的管道原因,排除导管本身打折原因,由于营养液浓度粘稠,残渣残留管道或者注入了未磨碎的药物,导致堵管,一旦发生堵管,切勿盲目高压冲管,以防管道爆裂,用注射器进行压力冲洗和负压抽吸法交替进行,用手反复挤捏体外部分导管并调整患者体位,如自觉在家处理不了,则及时就医。
2.管道移位脱出或者渗漏 若发生管道脱出移位或者渗漏,一定不能自行把管子往里送,按压穿刺处,保持局部清洁干燥,及时就医。
3.腹泻或便秘营养液注入过多,营养液温度过低或注入速度过快,刺激肠蠕动加快引起腹泻,注入营养液浓度过高或脂肪过多导致肠,也可引起腹泻;未做好手卫生导致营养液污染也可引起腹泻此时应鉴别原因,并做相应处理。应调整营养液种类,降低浓度,注意温度,减慢注入速度,腹泻严重应立即停用肠内营养并及时就医。部分出现便秘是由于患者长期卧床缺乏运动导致肠蠕动减慢,膳食中食物纤维过少造成粪便干结和排便不畅。可在食物中加入蔬菜汁、果汁,或者可在患者病情允许及耐受的情况下增加患者活动时间促进肠蠕动。
4.腹胀腹痛注入速度过快,注入量过多,浓度过高或卧床时间长,肠蠕动减慢引起,应观察患者腹胀腹痛情况,听取患者主诉,注意注入速度、注入的量,嘱患者多活动,促进肠蠕动。如果疼痛不缓解,持续时间长,务必及时医院就诊。
5.周围皮肤感染营养液从造瘘管口处渗出未及时清洁,引起造瘘管口红肿发炎。每日护理清洁消毒造瘘管周围皮肤,如伤口发热、红肿,触碰时疼痛,请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