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手足口病护理注意事项知多少

时间 :2024-06-20 作者 :翟迎博 来源: 淄博市博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一、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也称为“手口足综合征”,是一种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儿童常见传染病,为我国丙类传染病。手足口病好发于5岁以下婴幼儿,特别是6月龄至2岁儿童,潜伏期为2-10天,平均3-5天,病程一般为7-10天。手足口病的主要症状包括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及疱疹,以及全身发热。柯萨奇病毒A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是引发手足口病的最主要病毒类型。

二、手足口病的症状有哪些

1、发热及全身不适:手足口病初期,患者通常会出现发热症状,体温可升高至38℃以上,并伴有全身不适,如头痛、乏力、肌肉酸痛等。这些症状通常持续数天,随着病情的发展而逐渐加重。

2、皮疹与疱疹出现:手足口病的显著特征是手、足、口等部位出现皮疹和疱疹。这些皮疹起初可能为红色斑点或丘疹,随后逐渐发展为水疱状疱疹。疱疹通常不痛不痒,但可能因接触摩擦而破裂,形成溃疡面。疱疹在发病后的数天内逐渐增多,随后逐渐消退。

3、口腔症状:口腔是手足口病病毒的主要入侵部位,因此口腔症状较为突出。患者可能出现口腔黏膜充血、水肿,以及散在的小水疱。

4、呼吸道症状:部分手足口病患者可能出现呼吸道症状,如咳嗽、流涕、打喷嚏等。这些症状可能由病毒侵入呼吸道引起,但通常较为轻微,不会对呼吸功能造成严重影响。

5、消化系统症状:手足口病患者有时会出现消化系统症状,如恶心、呕吐、腹泻等。这些症状可能由病毒侵犯消化系统或全身炎症反应引起,通常随着病情的好转而逐渐缓解。

6、神经系统受损:在少数情况下,手足口病患者可能出现神经系统受损的症状,如精神萎靡、头痛、呕吐、肢体抖动等。这些症状可能预示着病情较重,需要及时就医治疗。

7、心肺功能异常:极少数手足口病患者可能出现心肺功能异常,如呼吸急促、心率加快、面色苍白等。这些症状可能是病毒侵犯心肺系统或全身炎症反应过重的表现,需要立即就医治疗。

三、手足口病如何治疗

1、治疗与隔离: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病毒感染性疾病,主要通过密切接触传播。一旦确诊,首要措施是隔离患者,以防病毒进一步扩散。患者需在家中静养,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与其他未感染人群接触。同时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勤换衣,以防继发感染。

2、对症治疗与护理:针对患者出现的发热、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可给予适当的解热镇痛药以缓解症状。同时,注意补充水分和营养,鼓励患者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以增强抵抗力。

3、病因治疗与用药:手足口病的病因治疗主要是抗病毒治疗。根据患者病情和年龄,医生可能会开具适当的抗病毒药物,以缩短病程、减轻症状。但需注意,抗病毒药物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购买服用。

4、重症病例特殊处理:对于出现高热、惊厥、呼吸急促等重症表现的患者,应立即就医,接受专业治疗。医生会根据病情给予相应的抢救措施,如氧疗、补液、控制感染等,以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5、口腔部位治疗:手足口病患者的口腔黏膜可能出现疱疹、溃疡等症状,导致患者进食困难、疼痛。此时可给予口腔清洁剂或漱口液,以保持口腔清洁,减轻疼痛。同时,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症状。

6、皮肤治疗与护理:患者的手部、足部及身体其他部位可能出现疱疹、皮疹等症状。应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抓挠,以防继发感染。如有需要,医生可能会开具外用药物以缓解症状。

四、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1、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同时,成人与儿童接触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

2、接种疫苗:接种EV71型灭活疫苗可预防EV71感染所致的手足口病,对防止重症和死亡病例的发生有很好的效果。

3、增强儿童免疫力:保证儿童有充足的睡眠,饮食营养要全面,还要让孩子经常到室外活动,晒晒太阳,增强抵抗力。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