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如果不能在黄金时间内进行抢救,其对于患者的生命安全存在巨大的威胁,即便是挽救了生命,也有可能出现残疾问题,这给患者及其家属都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和痛苦。
针对于脑梗死这一疾病,早期识别脑梗死症状,采取相对应的急救措施是尤为重要的。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那些关于脑梗死的知识吧!
什么是脑梗死?
脑梗死也被称为缺血性脑卒中,俗称为中风,主要是由于脑部的血管内发生了血栓或者栓塞,以及其他原因所导致脑供血不足所引起的疾病。脑梗死属于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具有发病突然、死亡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也是当前是导致成年人致死和致残的首位病因,这不仅会给患者带来痛苦,还会给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
脑梗死的抢救和治疗
脑梗死通常情况下发病比较突然,如果不能在黄金时间段内进行抢救,很有可能导致患者死亡。通常情况下,脑部血流如果完全阻断五分钟,患者的脑细胞就会大量死亡,基本上每延误一分钟患者的脑细胞就会死亡大约190万个,患者的死亡几率就更高,致残率会大幅度上升。因此在发现脑梗死症状时,应当立刻送往具有医治能力的医院进行相应的规范治疗。
1、脑梗死的早期判断
对于脑梗死有一个典型的早期判断方法,就是“120急救法”,其中“1”是指看一张脸,观察患者是否存在脸部不对称以及口角外斜的问题;“2”是指检查两只胳膊,观察是否能够双手平行举起,以及是否存在单侧肢体无力的情况;“0”主要是指倾听患者的语言,判断患者是否存在语言表达不清晰以及语言表达困难的问题。当出现以上任何症状应当立刻拨打120急救电话。
2、脑梗死的急救措施
脑梗死的急救措施主要包括溶栓治疗以及机械取栓治疗。其中溶栓治疗对于发病六小时以内的患者来说具有良好的效果,通常情况下都是需要进行静脉溶栓治疗的,具体是采用相应的溶栓药物,以此来快速溶解血栓,恢复患者的脑血流,对于患者来说,越早进行溶栓治疗效果越好。但是溶栓治疗也存在一定的副作用,那就是脑出血以及其他脏器出血问题,但是其依旧为脑梗死患者的生命打开了通道,可以说其获益是风险的十倍以上,因此还是应当首选进行溶栓治疗。
机械取栓治疗主要是针对于一些病情较为重大的大血管闭塞患者,或者溶栓治疗无效的患者,具体需要采用相应的取栓支架或者导管,将堵塞在血管当中的血栓取出,以此来恢复脑血流,并且其属于一种有效的微创介入手术,具有较好的疗效。但是机械取栓治疗对于医疗水平的要求较高,很难用于疾病突发的脑梗死患者,通常情况下依然会选择先采取溶栓治疗。
脑梗死的康复治疗
对于脑梗死患者来说,并不是进行了溶栓或者取栓治疗之后就高枕无忧了,对于脑梗死患者来说很有可能会存在残疾的问题,需要通过早期的康复治疗来避免。并且早期进行康复治疗对于患者来说也能够促进患者的运动功能恢复,降低患者的治疗成本,尽量保全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从而降低家庭负担。通常情况下,脑梗死的康复治疗手段包括物理治疗、心理知识、运动训练等等。其中物理治疗是最为常用的康复治疗手段,包括徒手的康复以及机械的康复和设备的康复。通常在发病48小时之后就可以开展早期康复训练,首先可以采取被动运动,让患者的肢体进行一定的活动,当患者清醒之后,可以让患者尽量地做相应的主动运动,例如手部抓握活动、四肢蜷伸活动等等,当获得一定程度的恢复之后可以做相应的康复训练活动,一定要在相应的康复医师的指导下进行运动,以免发生严重损伤。除了这些治疗方法,部分中医治疗方法也十分有效,例如按摩、针灸等等,都可以依靠对于穴位的刺激,使得某一部位的运动神经在一定程度上恢复。
综上所述,时间就是大脑,时间就是生命,如果发现出现了脑梗死的症状,应当第一时间拨打120急救电话,对于患者展开救治,及时打开血管通道,恢复脑血流。如果出现脑梗死症状,不能拖延或者擅自处理,这很有可能导致生命受到威胁,并且加大后期康复的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