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手术治疗一般是在血管造影的引导下,将药物、支架、封堵材料等经外周动脉(股动脉、桡动脉)运送到病灶,从而缓解患者的不适感。如果可以利用的内在膨胀解除血管狭窄,或将瘤口封堵,阻止血流进入动脉瘤内,使已有瘤体内的血液自行消化、吸收,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目的。下面我们大家共同了解一下关于介入治疗手术后常见并发症,以及日常生活中该如何进行护理。
一、介入术后常见并发症
1、穿刺部位血肿
注意患者穿刺部位有无出血、渗血等情况,如果发现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一定要马上向医务人员汇报。穿刺处血肿的形成,一般是在多次穿刺或者有出血倾向的情况下才会出现,主要症状是局部瘀血、肿胀,下肢活动受到限制,这个时候需要进行再一次的压迫止血、加压包扎、重新固定。若血肿较大,对动脉造成压迫,则立即报告医生切开引流,消除积血。
2、动脉栓塞
动脉栓塞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手术后,患者的家属及医护人员要密切关注患者的肢体皮肤颜色、温度、感觉,并询问患者的麻木情况。如果怀疑有血栓形成,就需要进行抗栓治疗。
3、脊髓损伤
由于大部分抗癌药均有一定的脊髓毒性,且在手术后数小时即可出现横断性脊髓损伤症状。在损伤平面之下的身体感觉,运动功能减退或丧失,尿潴留等。
4、胃肠道反应
消化系统的并发症包括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及上消化道出血。这与化疗药物自身毒性有关,以及患者对化疗的耐受程度不同,是最常见的并发症。呕吐的时候要将头部偏向一边,以免发生误吸,同时要注意呕吐的量、性质和颜色,如果呕吐严重的患者可以暂时禁食。
5、发热
手术后会有发热,主要是肿瘤坏死吸收热,通常持续3-7天。如果患者的体温在38.5℃以下,患者可以忍受,可以进行一些物理降温,比如用温水擦浴,还要做好保暖工作,保持病室通风,并且要密切关注患者的体温。若出现高热,需要进行物理降温或者是药物降温。如出汗较多,要及时补充水分。
二、介入术后护理注意事项
介入手术后的注意事项主要包括注意休息、注意伤口护理、注意饮食、注意保暖、遵医嘱用药等,以免出现伤口感染的情况。
1、注意休息
在做完手术之后,患者需要注意休息,避免长时间地熬夜,也应避免进行剧烈的运动,否则可能会导致伤口部位出现疼痛的症状。
2、注意伤口护理
术后要用碘伏、酒精等进行消毒处理,患者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红霉素软膏、莫匹罗星软膏等药物进行治疗,能够起到抗感染的效果。如果出现红肿疼痛的情况,一定要及时告知医生,避免错过最佳的治疗时间。
3、注意饮食
手术后可以吃一些流食,第二天可以吃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因为肝脏功能下降,食欲下降,营养状况较差,应给予营养支持,如果患者可以正常饮食的话,可以选择高热量、适量优质蛋白、高维生素、低脂、低钠、易消化的食物,比如鱼汤、面条、鸡蛋汤等,这些都是高热量、优质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2-3天后,根据患者的消化功能,逐步过渡到普食。尽量不要吃生冷、硬性食物,要做到少食多餐,定时测量患者体重,掌握患者的营养情况。患者可以多吃一些苹果、菠菜等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以满足人体对维生素的需求。
4、注意保暖
做完手术之后,患者的身体可能会比较虚弱,此时需要做好相关的保暖措施,要随天气的变化而增减衣服,以免出现着凉的情况,也可以适当的穿长衣长裤,以免出现关节受凉的现象。
5、调节情绪
做完手术以后,患者要在护理人员的指导下,调整好自己的情绪,消除紧张和不安。若有任何不适,应立即告知医护人员,在医生的指示下调整或缓解。慢性病患者出院后,要加强对病情及治疗方法的认识,将其转化为生活的一部分,学习自我调整,积极配合治疗。
6、多饮水
鼓励患者多饮水,减轻药物及造影剂对肾脏的损伤。
结语:患者要随时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一旦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一定要及时就医,避免错过最佳的治疗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