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骨科护理的那些基本知识你都了解吗?

时间 :2024-06-07 作者 :孙波 来源: 青岛市黄岛区中医医院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icon_pdf证书

在生活中,部分人群可能会有骨科住院的经历,所以会对骨科后的护理有所了解,但是大部分的人群没有这样的经历,所以可能会因为缺乏骨科护理的知识而影响愈后的效果。俗话说:三分治疗七分护理。可见护理工作在骨科疾病的治疗与康复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今天便跟随文章对骨科的基本护理知识进行简单的了解吧!

一、骨科手外伤病人的护理:

1,定期进行伤口的换药,一般是每日换药一次,如果伤口干燥清洁也可以隔日换药一次,术后两周进行伤口的拆线。

2,在休息时应抬高患肢,有利于促进患肢肿胀的消退。

3,告知患者要避免主被动吸二手烟,同时手指也需要保暖。

4,可以适当的辅助一些物理治疗像红光、蓝光以及微波治疗等促进伤口的愈合。

二、腰椎间盘突出病人的护理:

1、卧床休息:卧硬板床休息是最基本的治疗措施。尤其是在发病初期和治疗期间,关节韧带比较松弛,炎症较重,如果休息不好可能加重病情。

2、腰部的功能锻炼:腰肌强壮对腰椎的保护作用自然加强,可避免腰椎间盘突出症复发,从根本上治愈腰椎间盘突出症。注意生活中的各种姿势,如从地上提取重物时,应屈膝下蹲,避免弯腰加重负担;拿重物时,身体尽可能靠近物体,并使其贴近腹部,两腿微微下蹲;向高处取放东西时,够不着不宜勉强。

3、腰部保暖:腰部受凉所致的腰肌纤维炎、痉挛常引起腰椎关节的僵硬,椎间盘突出复发,神经根水肿。由于腰部肌肉损伤,血液循环较差,腰部比其它部位更容易受凉。

4、腰部活动姿势:为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复发,不要做既弯腰又转腰的动作,如扫地和拖地、弯腰搬重物等。避免长时间腰部一个姿势工作。

三、皮牵引病人护理:

1.保持肢体纵轴与牵引力线一致,保持正确的体位,皮牵引时胶布及绷带不出现滑脱、不抵住滑轮,牵引绳不受被服压迫并保持在滑轮重量必须悬空,不得随意提起。

2.注意观察患肢血运、感觉、运动情况。骨折后功能锻炼,一定要在医护人员指导下循序渐进,开始练习时不宜过多,关节功

3.能锻炼的活动范围以能忍受疼痛为度,要逐渐加大活动量,如感到疲劳、疼痛,应适当减少活动量。

4.下肢骨折,初练习踩地时,应注意不可过猛,练走路过程中,可出现足部肿胀或皮肤出现暗红色。这是因为肢体长期固定而又缺少活动,引起血液回流缓慢,血管淤血造成的。告诉病人不要紧张,只要每天用温水泡脚,患肢抬高,坚持锻炼是可以恢复的。

5.锻炼过程中,要充分发挥病人的自主运动,禁止强伸硬拉或捏揉。以免造成肌肉、关节的损伤。

6.注意饮食调节,多食含钙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海带、骨头汤、芝麻酱、黑木耳等。

7.加强身体锻炼,增强体质,多晒太阳,或口服钙剂,预防骨质疏松。

四、其它基本护理

1.合理饮食:骨科疾病大多需要长期卧床休息,合理的饮食有助于身体恢复。患者应保持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辛辣、油腻食物,多吃富含蛋白质、钙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如鱼、肉、蛋、奶、新鲜蔬菜和水果等。

2.保持良好体位:骨科患者需要保持正确的体位,以避免加重病情或影响康复。例如,脊柱骨折的患者应平卧硬板床,避免扭曲或侧卧;四肢骨折的患者应抬高患肢,以利于消肿和减轻疼痛。

3.疼痛护理:疼痛是骨科疾病常见的症状之一,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睡眠造成严重影响。患者可采取转移注意力、放松心情、深呼吸等方法缓解疼痛。如疼痛难以忍受,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止痛药。

4.功能锻炼: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以促进骨折愈合和关节功能恢复。例如,四肢骨折的患者可在术后早期进行肌肉收缩和舒张运动,后期逐渐进行关节屈伸运动;颈椎病患者在症状缓解后可进行颈部肌肉锻炼等。

预防并发症

骨科疾病患者容易发生一些并发症,如压疮、肺部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等。为预防这些并发症,患者应定期翻身、拍背,进行肢体按摩,保持呼吸道通畅,加强下肢肌肉锻炼等。

结束语

骨科护理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需要专业的知识和技能。通过掌握骨科护理的基本知识,护士可以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护理服务,促进他们的康复和健康。患者也应充分了解这些知识,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以促进早日康复和提高生活质量。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