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认识痛风

时间 :2024-06-07 作者 :焦丕业 来源: 诸城市南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icon_pdf证书

痛风是一种常见的关节疾病,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急性关节炎,其疼痛、红肿、热感等症状给患者带来很大的困扰,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关于痛风的知识吧!

一、什么是痛风?

痛风是一种单钠尿酸盐(MSU)沉积在关节所致的晶体相关性关节病,属代谢性风湿病,以高尿酸血症和尿酸盐晶体的沉淀和组织沉积为特征,导致炎症和组织损伤。尿酸盐结晶沉积于关节、软组织和肾脏,它们在人的身体中相互挤压摩擦,便会刺激发炎,逐渐导致关节炎症,从而诱发痛风。

二、中医怎么看痛风发病原因?

中医理论认为,痛风应属于“痹症”的一种表现。《黄帝内经》记载:“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这里的“痹”就包括了痛风在内。

中医认为,痛风的发生主要与“湿热”、“痰浊”、“气滞”等因素有关。

湿热:长期生活在潮湿环境中,或者饮食过于油腻,容易导致体内湿热积聚,湿热阻滞经脉,影响气血运行,从而引发痛风。

痰浊: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当脾运化水湿功能失常,肺不能通调水道正常排痰时,痰浊就会在体内积聚,阻碍气血运行,诱发痛风。

气滞:情志不畅,或久坐少动,都会导致气机郁滞,血行不畅,形成痛风。

三、痛风怎么预防和干预?

1、调整饮食习惯

饮食控制不能代替降尿酸药物治疗。最新的研究也表明,饮食因素在痛风发病中确实占有一定地位,但也仅仅占了20%的因素。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海鲜、红肉等,以及酒精和果糖摄入过多都可能导致尿酸生成增加。然而,即使严格控制饮食,也只能降低血尿酸浓度约60-90μmol/L,对于许多痛风患者而言仍然无法达标。

关于痛风饮食的内容,经历了数次变化:从严格限制的低嘌呤饮食,到只减少高嘌呤摄入,再到健康饮食的提出,痛风饮食的观念逐渐在更新。但不变的是,饮食管理始终在痛风与高尿酸血症治疗中占据重要一环。过去是想要通过饮食管理达到降低血尿酸水平的效果,从而减少痛风发作。而现在,依然强调饮食控制,其实是考虑到患者的长期获益。痛风是一种全身代谢性疾病,往往会合并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并发症。一项统计显示,在痛风患者中,74%合并有高血压,26%合并糖尿病,11%合并心力衰竭。而对于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来说,饮食的管理也显得尤为重要。

患者可以参照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进行饮食管理,做到营养均衡,合理膳食。

1)低嘌呤饮食:碱性食物中,如白菜、萝卜、番茄、黄瓜、海带、茄子、洋葱、土豆、竹笋、苹果、香蕉、桃、梨等都是低嘌呤食物。鸡蛋的蛋白、牛奶等嘌呤含量较低,可安心食用。

2)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海鲜、红肉等。

3)建议每天补充新鲜蔬菜、水果奶及奶制品,深色蔬菜(如紫甘蓝、胡萝卜)应当占一半以上。尽管水果中含有果糖,但水果中的维生素、黄酮、多酚、钾、膳食纤维等营养成分可改变果糖对尿酸的影响作用,因此水果的摄入量与痛风无显著相关性。应限制果糖含量较高的食品,如含糖饮料、鲜榨果汁、果葡糖浆、果脯蜜饯等。

4)中医认为痛风食养关键在于调理脾胃,推荐食用白扁豆、玉米须、麦芽、山药、芡实、大枣、橘皮、山楂、五指毛桃、茯苓等。

2、调整生活习惯

1)在心、肾功能正常情况下应当足量饮水,每天建议20003000mL。尽量维持每天尿量大于2000mL,有利于尿酸的排泄。优先选用白水,也可饮用柠檬水、淡茶、无糖咖啡及苏打水,但应避免过量饮用浓茶、浓咖啡等,避免饮用生冷饮品。

2)避免熬夜、饮酒和过度劳累,每天进行充分的休息。规律运动,运动强度以低、中强度的有氧运动为主。有氧运动以每周45次、每次3060分钟为宜,可选择对关节冲击力小或无的慢跑、走路、骑自行车、太极拳、八段锦、游泳等运动项目,并适量进行力量和柔韧性练习。痛风性关节炎期应减少或避免运动。不要剧烈运动,防止引发痛风。

3、定期检测

对于有痛风家族史或其他高危因素的人群,应定期进行血尿酸检测以及肝肾功能等相关检查。一旦发现问题,应及时就医治疗。

4、及时就诊

当单纯生活方式干预的降尿酸效果不佳,或病情达到一定程度时,患者需及时就诊,开展必要的药物干预。患者应遵循医嘱合理用药,切记不可自行随意调整。

5、中医调整

中医主张调整整体体质,通过中药、针灸、拔罐等方法来调理身体。例如,根据个人的不同体质,可以调整使用黄芩、泽泻、车前子等草药来清热利湿,使用当归、川芎、红花等草药来活血化瘀,但不能一概而论。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