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中医诞生以来,中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对疾病治疗起着重要的作用。中药不仅能够治疗疾病,也能够养生保健,但是一部分中药是有一定的副作用的,因此安全服用中药就变得至关重要。
中医在我们的日常中经常见到,但是对中药的认识并不深入,常说的中药主要是以中国传统医药理论指导采集、炮制、制剂,说明作用机理,指导临床应用的药物,但是俗话说是药三分毒,中药也不例外,一些人在服用中药之后一方面如果不安全服用会对患者的肾脏造成伤害,另一方面如果在服用中药的过程中不遵循医嘱也会加重患者的病情,同时也会对患者的神经系统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在服用中药的过程中要注意安全服用,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一、如何安全服用中药
1、注意服用细则
在服用中药的过程中,应当遵循相应的服用细则,首先在服用中药之前要在吃饭前三十分钟到一个小时之内服药,这样可以让中药中的药性能够迅速的进入到人体中,可快速的到达治疗的效果;其次,在服用中药的过程中要在两餐之间进行服用,一般都是在饭后的半个小时之后服用,可提高药性水平;再者,在服用中药的过程中,要根据自己身体的实际情况和中药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时机服用,例如,针对一些对身体滋补的中药可选择在早上空腹进行服用,可以充分吸收。如果是一些安神的中药可以在睡前半个小时内进行服用,可以起到安神的效果。
除此之外,如果是服用驱虫药,可以在早上的空腹进行服用,这样服用之后可以将死虫排出体外。
2、安全服用中药的方法
当前越来越多的人重视保健,其中中药的服用对保健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服用中药的过程中要注意方法。首先,在服用的过程中要做到辩证用药。所谓的辩证用药就是在服用中药的过程中要辩证的看待疾病的发展,根据每个阶段疾病的实际情况服用相应的中药;其次,就是配伍用药,配伍用药就是在服用中药的过程中可以尽量多种药物配合使用,尽量少用单味药物,可以通过配伍减少中药的副作用,提高其临床疗效;在安全服用中药的过程中要因人因地因时,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中药是天然之物,不同区域不同时间的中药其疗效也不同,在服用中药的过程中要根据疾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并控制其药量;最后,要保证药材的质量,由于服用的中药大多是自然界中的动植物,人工制品较少,在服用中药的过程中要保证中药材的质量,尤其是在中药的品种、种植、产地、采收与贮存以及加工炮制等方面要重视。
除此之外,在服用中药的过程中要注意煎药的方法,煎药在服用中药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煎药的过程中要按照医生的嘱咐进行煎药,这样可以保障药性。
二、服用中药要注意
1、少吃油腻食物
在服用中药期间,尽量减少油炸、油腻食物的摄入,这些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很容易影响到胃口,同时这些食物比较难以消化,不利于疾病的恢复。
2、忌口辛辣刺激的食物
辛辣的食物虽然比较开胃也比较好吃,但是长期吃下去对人体也是有一定的损害的,因为这些食物的刺激会影响到中药的效果,大大降低药效。
3、注意药量
中药的药性虽然普遍比较温和,副作用也比较小,但是在服用期间,药量的把控还是很严格的。中药在熬制成汤剂之后,具体服用的方法以及药量,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服用,只有按正确药量服用,才可以促进疾病更好的恢复。
4、注意水温
中药里,大部分药品是需要煎煮成汤剂的,在服用汤剂的时候一定要控制好水温,只有温度适宜,中药才能够发挥更好的药效。很多人经常有一个习惯,就是在中药汤剂晾凉以后才会服用,这样不仅仅会降低药效,还会对胃肠道产生影响。
5、少吃影响药效的食物
在服用中药期间,对一些食物要忌口。因为有一些食物是有解药的功效,平时服药的时候这些食物一定不要再吃。常见的有白萝卜、绿豆等,这些都会在不同程度上降低药物的功效,从而影响到疾病的治疗。
中药虽然对于人体的副作用比较小,但是在服务期间还是有很多讲究的,在药量以及服用时间上都要严格把控。同时,在饮食以及生活习惯上也要加以注意,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发挥药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