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结直肠癌科普常识

时间 :2024-05-08 作者 :杨彬 来源:郯城县杨集中心卫生院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icon_pdf证书

结直肠癌,也称为大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结直肠癌,本文将介绍一些关于结直肠癌的科普常识。

1结直肠癌的病因及预防

结直肠癌为胃肠道中常见肿瘤,发病率日趋升高,仅次于肺癌,危害较大。有确切证据表明肿瘤的发生是综合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与以下几方面密切相关:遗传因素约占25%-30%,环境及生活习惯约占60%-70%。生活习惯是指作息习惯和日常饮食,比如高脂、高蛋白饮食,饮酒,长期食用烟熏制肉食品等,不良的生活方式是诱发疾病的关键因素之一。

2结直肠癌的临床表现

早期没有明显的不适,中期以上可出现排便习惯改变、便条变细带血、消瘦乏力、腹部不适、包块等症状。基于此特点,更强调常规体检和积极处理癌前病变的重要性。可以通过肠镜检查等方式及早发现健康隐患。

3结直肠癌的早期症状

1)便血

便血是结直肠癌最早、最常见的表现,通常是由于大便与肿瘤摩擦后引起的出血。症状较轻的患者仅表现为如厕时偶尔有少量出血,而症状较重的患者可表现为,如厕时带有粘液血便、粘液脓血便或鲜血便。

2)大便习惯的改变

患者可在短时间内出现无明显诱因的大便次数增多或交替出现便秘和腹泻的情况。随着病情加重,还会引发大便形状的改变,如大便变细或排出水样便。

3)腹痛腹胀

伴随着肿瘤的生长,患者腹部会感到胀痛,一般呈间歇性隐痛,到晚期后,疼痛时间会延长并逐渐加重。

4)腹部肿块

肿块一般质地较硬,可以推动,患有右半结肠癌和较消瘦的患者更容易触及肿块。

5)肠道狭窄及梗阻现象

当结直肠癌肿瘤进展到一定程度时,随着肿块的增大,肠腔会越来越狭窄,肿瘤就可能完全地堵塞肠腔,导致食物及粪便等无法在肠道中正常通过,造成肿瘤性肠梗阻。

6)全身症状

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由于受疾病长期慢性消耗,会出现一些全身症状,如不明原因的消瘦、乏力、贫血、甚至食欲减退。

4结直肠癌的诊断与治疗现状

1)预防为主,坚持“三早”原则: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结、直肠癌早期治愈率可高达98%

2)高风险人群:有肠癌家族史人群、家族性肠疾病人群、肠息肉患者、结直肠癌术后患者。以上高风险群体需要定期进行肠镜检查。

3)治疗原则:以手术根治为主的综合治疗,包括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和生物治疗,其先后顺序取决于病期和部位。经过规范的治疗从而达到根治疾病和改善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命的目的。

手术根治方式一般为开放式常规的根治术和微创辅助的根治手术。相比较而言,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特殊部位显示更清晰,清扫更彻底等优势。

5日常预防

1)饮食上

注意多吃纤维素含量高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和粗粮,少吃蛋白质和脂肪;三餐定时定量,不要暴饮暴食;吃饭时细嚼慢咽,让肠胃更好地消化食物;调整饮食结构,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少吃辛辣、油腻、生冷和难以消化的食物。

2)生活上

多运动,增加室外活动,降低体重,减少生活的压力;坚持体育锻炼,如慢跑、快走等有氧运动,增加自身抵抗力,避免肥胖;戒烟戒酒,避免熬夜;养成每天排便的习惯,减少宿便堆积,给肠道减轻负担。

3)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结直肠癌筛查可以早期发现结直肠癌或癌前病变,建议40岁以上人群定期进行结直肠癌风险筛查,高危人群可提前至18-20岁。目前,预防的最好的手段是定期体检,比如定期的肠镜检查,这是发现癌前病变和结直肠癌的最有效的方法。

总之,结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了解其成因、症状、诊断和治疗方法对于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应该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肠道疾病,从而降低结直肠癌的风险。同时,对于已经确诊的结直肠癌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保持乐观的心态,争取早日康复。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