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鼻炎在儿童中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它是一种由免疫系统过度反应引起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当易感儿童接触过敏原时,会引发一系列免疫反应,最终导致鼻腔出现炎症症状。过敏性鼻炎不仅影响他们的日常生活,甚至会对孩子的学习产生影响,因此准确诊断和有效管理对于改善儿童的健康至关重要。
1.发病机制
(1)致敏阶段:
易感儿童首次接触过敏原(如尘螨、花粉、霉菌等),过敏原被抗原呈递细胞捕获并加工。加工后的过敏原信息被传递给Th2淋巴细胞,Th2细胞活化并增殖。Th2细胞释放细胞因子(如IL-4、IL-5、IL-13),促进B细胞产生特异性IgE抗体。IgE抗体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表面的高亲和力IgE受体结合。
(2)激发阶段:
当再次接触相同的过敏原时,过敏原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表面的IgE抗体结合。这一结合触发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白三烯等炎症介质。
(3)炎症反应:
炎症介质引起鼻黏膜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腺体分泌亢进、平滑肌收缩等一系列反应。这些反应导致鼻塞、流涕、打喷嚏、鼻痒等过敏性鼻炎的典型症状。
(4)晚期反应:
在过敏原暴露后数小时,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等炎症细胞浸润鼻黏膜,进一步加重炎症反应。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更容易发生过敏反应。此外,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生活方式等也会影响儿童过敏性鼻炎的发病风险。
2.危害
过敏性鼻炎的症状会影响孩子的睡眠、学习、运动和社交活动,从而导致生活质量下降。同时,过敏性鼻炎可能还会导致鼻窦炎、中耳炎、哮喘等并发症。这些症状会影响孩子的注意力和学习效率,导致学习成绩下降。
3.速发相反应
发生时间:接触过敏原后数分钟内出现。
症状:主要表现为打喷嚏、流清水样鼻涕、鼻痒、鼻塞、眼痒、流泪等。
机制:由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释放的组胺、白三烯等炎症介质引起。这些介质作用于鼻黏膜血管、神经和腺体,导致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腺体分泌亢进、平滑肌收缩等。
4.迟发相反应
发生时间:接触过敏原后数小时出现,可持续数小时或数天。
症状:主要表现为持续性鼻塞、鼻黏膜肿胀、鼻腔分泌物增多、嗅觉减退等。
机制:由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等炎症细胞浸润鼻黏膜,释放多种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导致鼻黏膜持续性炎症反应。
5.治疗方法
(1)避免接触过敏原:
这是控制过敏性鼻炎最有效的方法。常见的过敏原包括尘螨、花粉、霉菌、动物皮屑等。
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避免接触过敏原:
使用防螨床罩和枕套。
定期清洗床上用品、窗帘和地毯。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使用空气净化器。
在花粉季节减少户外活动,外出时佩戴口罩。
避免接触宠物。
(2)药物治疗:
抗组胺药:可以缓解打喷嚏、流鼻涕和瘙痒等症状。常用的口服抗组胺药包括氯雷他定、西替利嗪、非索非那定等。鼻用抗组胺药包括氮卓斯汀、奥洛他定等。
鼻用皮质类固醇:可以减轻鼻腔炎症,缓解鼻塞症状,并控制过敏性鼻炎的长期症状。这是治疗中重度过敏性鼻炎的首选药物。常用的鼻用皮质类固醇包括糠酸莫米松、氟替卡松、布地奈德等。
减充血剂:可以暂时缓解鼻塞,但长期使用会导致反弹性充血,不建议长期使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可以阻断白三烯的作用,缓解鼻部和眼部症状。
肥大细胞稳定剂:可以预防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等炎症介质,主要用于预防过敏性鼻炎的症状。
(3)免疫疗法:
通过定期注射或口服少量过敏原,可以帮助孩子逐渐建立对过敏原的耐受性。
适用于对尘螨、花粉等过敏原过敏的儿童。
免疫疗法需要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4)鼻腔冲洗:
使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可以清除鼻腔内的过敏原和黏液,缓解症状。
可以使用洗鼻器或鼻腔喷雾器进行鼻腔冲洗。
(5)其他治疗方法:
中医治疗:一些中药和针灸疗法可能对缓解过敏性鼻炎的症状有所帮助。
益生菌:一些研究表明,益生菌可能有助于调节免疫系统,减轻过敏性鼻炎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