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年龄小、身体素质一般、免疫力不高,在面临气温变化时可能会受凉感冒,在传染病流行季节非常容易被感染,即使是饮食不当,也有可能使其患上肠胃炎。可以说,婴幼儿童是一个非常脆弱的群体,家长们需要重视婴幼儿童的日常护理,以降低各种疾病的发生风险,保障婴幼儿童的身体健康。
一、婴幼儿童的安全
婴幼儿童好动,但对危险认知不足,因此非常容易受到意外伤害。以乘电梯为例,婴幼儿童可能因为顽皮而乱按按钮,对电梯面板“撒尿”,在电梯中使劲蹦蹦跳跳,用手扒门缝,殊不知这样可能导致电梯故障,或被电梯门夹到手。对于以上情况,家长应该陪同婴幼儿童乘坐电梯,在乘坐电梯的过程中严加看管,禁止其乱按键、胡乱蹦跳、扒门缝,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伤。再以用电为例,婴幼儿童可能因为好奇而用手指触摸插孔,或边玩手机边充电,这些行为都十分危险,家长应该以简单易懂的语言向患儿讲解以上错误行为的危害,以免其采取不当行为,出现危险。此外,家长应该告知婴幼儿童,风雨天气不要外出,更不要站在室外墙壁下或树木、金属物体附近,以免被高空坠物砸伤或被雷击。
二、意外烫伤
婴幼儿童容易被意外烫伤,一方面可能是洗浴的水温过高,而婴幼儿童皮肤稚嫩,对高温无法承受,从而导致烫伤,热水袋导致的烫伤同理;另一方面可能是婴幼儿童对烧开水的呜呜声好奇,而水壶又放在婴幼儿童触手可及的地方,婴幼儿童触摸或拉拽水壶,导致烫伤。对于这种情况,家长应将盛热水的容器放置在婴幼儿童够不到的地方,以免其烫伤,随后应该告知婴幼儿童烫伤的严重性,使其自觉远离盛热水的容器;日常生活中,使用热水袋前应先询问婴幼儿童感受,注入适当温度的热水,必要时使用毛巾包裹好;为婴幼儿童洗浴时,应该先调低水温,再逐渐增加到婴幼儿童可以承受的温度。如果已经发生烫伤,家长应该第一时间带领婴幼儿童远离热源,随后观察损伤程度,如果未出现水泡、皮肤没有破溃,可以使用流动水冲洗烫伤位置,烫伤部位若有衣物,应连带衣物一起冲洗冷水,随后剪开衣物并轻轻将其去除,以免给皮肤造成二次损伤;如果出现水泡、皮肤出现破溃,则应在冷水冲洗后使用碘伏进行消毒,使用布洛芬等药物止痛,在烫伤处涂抹药膏,若水泡较大,应及时前往医院由医护人员进行专业的抽吸和消炎操作。需要注意的是,不要相信所谓的偏方,如涂抹酱油或牙膏,殊不知如此不仅可能导致烫伤处发炎感染,还有可能导致局部色素沉淀,破坏婴幼儿童的外貌美观度;不要自行挑破水泡,不要在烫伤处覆盖棉花,以免影响创口的愈合。
三、跌倒/坠床
婴幼儿童好动但活动能力不佳,若保护不充分,可能会跌倒或从床上坠落。对于这种情况,家长应该始终保证家长有人看护婴幼儿童,不得留其一个人在家。对于存在障碍物的走廊或路面、湿滑的地面,告知其不可胡乱奔跑,以免被障碍物绊倒或滑倒,导致损伤。如果婴幼儿童的年龄较小,床边应安装护栏等保护装置,窗台不得和婴儿床过近,以免其爬上窗台,发生坠落。对于已经发生跌倒或坠床的婴幼儿童,不得直接抱起,应先观察20秒,如无异常,可尽快前往医院进行检查,若检查结果无异常,还应继续观察其饮食、睡眠情况和精神状态,以免出现迟发性症状。
四、饮食健康安全
安全方面,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尽量不要向婴幼儿童提供葡萄、瓜子等坚果、硬糖,以免堵塞呼吸道,导致其窒息。如果已经发生窒息,家长可以使用海姆立克急救法来帮助婴幼儿童排出异物;同时,其他家属应该及时打120求救。
健康方面,家长应该保证婴幼儿童饮食的酸碱平衡,既要吃酸性的鱼肉禽蛋米面,也要吃碱性的豆类和水果、蔬菜,保证饮食的多样化和健康合理。此外,应做到吃好早餐、午餐前不喝果汁、高热量和高蛋白的食物适量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