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当中很多人都会存在消化不良的现象,而对于这部分人群来说,肉类是可望而不可及的食物,但实际上肉类当中富含丰富的维生素B12以及优质的蛋白质。是人体重要的营养来源,若是长期不吃肉的情况下,很容易导致贫血、营养不良、免疫力下降等问题的发生,加重消化不良的症状,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在生活当中需要人们能够有讲究的吃肉。
1.消化不好不适合吃什么样的肉
1.1放冰箱时间过长的肉
若是肉类食物在家中冰箱存放已经超过2~3个月的时间便不能继续食用,主要是由于家中的冰箱会经常开关,因此温度会忽高忽低,使得温度不能够保持恒定的状态,时间较长的肉很容易出现发绿、发霉、发黄等情况,导致肉质的营养结构进一步发生了改变,而若是摄入这类的肉,就会导致人们胃肠道黏膜损伤进一步加重,因此消化不良的人群,并不能吃这类的肉。
1.2肥肉
肥肉当中脂肪含量超过90%,而有46%左右为单不饱和脂肪酸,剩余37%则为饱和脂肪酸,由此可见肥肉的脂肪含量相对较高,若是营养不良的人群摄入过多就会导致吸收功能不良,出现胃胀、胃痛、呕吐恶心等症状。
1.3腌肉、卤肉、加工肉
这部分肉当中含有较高的盐分,若是消化不良的人群食用之后就会使得胃黏膜受损加重,引发水钠潴留的现象,导致胃肠黏膜受损而肿胀,进一步加重消化不良的症状。
1.4烤肉、红烧肉
这类的肉在烹饪之前使用胡椒、盐、孜然等一些调味剂进行调和,在烧烤的过程当中涂抹大量的辣椒、油等调料。对于消化不良的人群来说,会刺激胃肠道加重临床症状。经过世界卫生组织研究,发现烤肉当中很容易产生一种叫做苯并芘的致癌物质,若是消化不良的人群,少量摄入便会导致胃肠不适,而摄入过量就会出现恶心、胃痛、烧心、呕吐等症状,严重的还会形成肠癌、胃癌等疾病。
1.5熏肉
很多人在生活当中都比较喜欢吃熏肉,而这类肉在加工的过程当中也涉及到使用小茴香、盐、花椒、胡椒等调味料,在进行腌制时会使得肉质的调味料味较重,对胃肠道黏膜产生刺激而发生损伤,此外熏肉当中的亚硝酸铵以及苯并芘对于人体都会存在较大的伤害,因此消化不良的人群摄入过多的情况下就会加重症状,严重的也会诱发癌症的发生。
2.消化不好如何正确吃肉
2.1选择容易消化的肉类。
鱼肉、鸡肉等都是比较容易消化的肉类,脂肪含量相对较低,并且肉质细腻。
红肉当中含有丰富的血红素铁可以进一步的预防人们出现缺铁性贫血的情况,消化不良的人群可以适当的食用。
牲畜肉类当中含有的饱和脂肪相对较高,因此消化不良的人群,应该避免肥肉量较高的五花肉、排骨、肘子肉等的摄入,尽量选择厚臀以及里脊的部位。
在生活当中可以适当的吃一些动物的内脏,这些肉类当中含有比较丰富的矿物质以及维生素,能够弥补膳食当中营养不足的情况。
2.2选择合理的烹饪方式
在日常烹饪时尽量少放盐,并且食用之前去除肉类上的浮油,这样能够大大的降低油、盐的摄入量,可以将肉类食物切碎成小块之后进行烹饪,例如剁成肉末、切成肉丝炒菜,或者做成菜肉粥等,也可以将肉制作成丸子,或者将鸡蛋和肉末共同蒸煮,做成肉末蛋羹,还可以将肉做成肉松的状态,与粥、馒头共同食用。
2.3控制食量
我国膳食指南当中建议消化不良的人群每天食用的禽畜类肉在40~75g左右,水产品摄入量在40~75g左右,可以将其分在两餐或者三餐中食用,每次摄入的量不能过多,并且在食用期间搭配豆类蔬菜等共同食用,保证荤素搭配,营养均衡。
总而言之,消化不良是大多数人在生活当中都会产生的经历,而短期的消化不良,可以通过调整饮食的方式治疗,但是如果长期的消化不良,就需要引起一定的重视,通过系统化的治疗进行干预,避免产生更加严重的胃肠道疾病。希望在阅读了本篇文章之后,能够让消化不良的人群,正确掌握肉类的食用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