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日里,在马路上,在火车上,在飞机上,都可能看到有些人突然发生心脏骤停。心脏疾病问题在社会上并非少见,而在中国,其患病人数呈不断上升之势。在这种情况下,学会做紧急处理的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所以,对一般人来说,掌握一些关于心脏疾病的急救知识,是非常必要的。那么,在突发的情况下,应该怎样进行抢救?
心脏疾病是怎么回事?
人类的“发动机”——心脏,就像一台强大的抽水机,不知疲倦,辛勤工作。心与人体的关系就像引擎与车子的关系。以人类每分钟心跳70次为标准,以70岁为标准,一个人一辈子要心跳260亿次。如果心跳停止,抢救无效,那么他的生命就结束了。心脏疾病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命的第一大疾病。全球三分之一的人死于心脏疾病,而在我们国家,一年就有数十万人因此而死亡。
有一种情况是,心脏病会逐渐发展,在发病之前的数个星期就开始发作。但是,这种疾病有时也会突然爆发,没有任何警告。心脏病的症状各不相同,大多数是从胸口开始出现隐痛,逐渐发展到剧烈的压榨样疼痛。它可以一直痛下去,或者仅仅每隔一段时间再次发作。要注意的是在锻炼或者情绪激动的时候,由于心跳加速,也可能出现类似疼痛,但这种疼痛不同于心绞痛,当你停止锻炼或者你的情绪平静后这种疼痛会缓解,而心脏疾病引发的疼痛症状依然会持续。其它的心脏突发症状还包括头晕、呼吸急促、出汗、寒战、恶心和晕厥。
在某些病例中(多数为老人患上了心脏病),只有很小的一部分或根本没有任何症状。这就是所谓的隐性梗死,只能通过医院的一些检测来确诊。而在一些肥胖症高发的欧美国家,有更多的人死于心脏病,超过了其它的疾病。近些年来,欧美国家的心肌梗死的死亡率上升的很慢。一些医师相信,这些进步是由于人们更多地意识到要消除不良生活习惯,通过戒烟酒、控制血脂、避免肥胖来防止冠心病的发生。
在突发心脏病的情况下,应该怎样进行抢救?
一、立即呼叫救援和120
如果我们看到旁边的人忽然摔倒了,要马上去检查,然后用手去拍病人的双肩,然后呼唤病人,看看病人有没有回应。同时,要向附近的人求救,并且打电话叫120,告诉病人的位置和详细信息,然后让附近的人把救护车带到路口。在治疗的时候,一定要避免拥挤的人群聚集在一起,这样会对病人的呼吸产生一定的干扰,导致二次损伤。在家的时候,要及时呼叫家人。
二、使病人心情稳定
当病人捂着自己的心脏倒下的时候,我们可以让病人立刻停止动作,让病人冷静下来。这是由于当病人在精神上处于高度紧张状态时,就会使心肌的氧气消耗增多,让心肌的负荷增大,从而导致疾病更加严重。抢救的正确方法是首先寻求帮助,再让病人躺下,安抚病人的情绪,让病人心态变得平和,并获得病人的应急联络电话。如果病人自己以前有心脏疾病,并随身携带有速效救心丸等心脏病药物,我们可以帮助病人立即服用。
三、及时与病人的家人取得联系
当病人突发心脏病的时候,我们不仅要给120打电话,还要给病人的家人打电话。在此期间,尽量使病人苏醒,并提供有用的资料,这样当120救护车到达后,就可以通知救护人员,并联络病人的家人参加抢救。这也是为了让病人放松警惕,让病人保持清醒。
四、立即实施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抢救
这才是最关键的一环,如果病人出现了心脏骤停需要对他进行抢救,我们必须要有相应的医疗常识和基本的急救技巧,不然的话,病人很可能会受到二次伤害。如果你不会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抢救,一定要问一下周围人,有没有会人工呼吸和心脏胸外按压。如果有的话,应该及时寻求别人帮助,那样,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