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很多中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感觉到肩关节疼痛,肩关节疼痛问题如果出现了,他们一般都会说:“哎,肩周炎又犯了。”肩关节疼痛是一种常见疾病,很多病人都有过肩关节疼痛的困扰,但却经常被误认为是“肩周炎”。其实,导致肩痛的原因有很多,除了肩周炎之外,还有一种原因——肩袖损伤。
怎样判断是肩周炎还是肩袖损伤?
临床上,骨科20%的病人都是肩痛病人,在这部分肩痛病人群体中,有23%的病人疼痛是由肩袖损伤引起的。虽然肩袖损伤对普通人来说比较陌生,但已实实在在成为影响大众健康生活的重要因素。那么当遇见肩关节疼痛时,我们应该怎样判断是肩周炎还是肩袖损伤呢?
如果病人年龄较大,且存在肩关节活动受限、并伴有疼痛的问题,常常有人就会认为这是肩周炎犯了,应该加强锻炼,恢复肩关节功能。但是,仅仅依靠症状还不能断定是肩周炎。肩周炎是以肩关节疼痛和活动不便为症状的关节疾病,因常发生于中老年群体,常被称为“五十肩”。通过简单的动作即可自我诊断是不是肩周炎。当肩关节疼痛时,病人可以通过做手臂外展运动的方式,检查自己的肩部疼痛情况。将大臂自然下垂,紧贴胸腔,然后,胳膊伸直,在身体一侧与身体平行的方向向上举,如果胳膊有力上举,但主动和被动都不能举起胳膊,那么这时候我们会考虑肩周炎可能性大一些。相反,如果主动不能举起,被动可以举起,那么我们就考虑是否有肩袖损伤。
肩周炎的最大特点是无法完成外展、上举和后伸动作,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肩周炎患者完成这些动作都有很大的难度。
肩周炎虽然更被人们所熟知,但临床收治的肩痛患者中肩袖损伤患者的占比更高。肩袖损伤,临床上指的是肩关节肩胛下肌、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等某些肌腱组织发生损伤,如果患者有间断性的肩部疼痛,且之前存在肩部外伤史或者长期从事体力劳动,就可能出现肩袖损伤。肩袖损伤的疼痛是尖锐的、间断性的,且夜间疼痛明显,一般是肩膀外展到60°以后,才会出现比较明显的疼痛,但患者还是能继续延展,比如到了120°的角度,肩膀就不会疼痛了。这种情况,运动医学认为有典型的疼痛弧,一般可以确诊为肩袖损伤。
所以,我们在分析是肩周炎还是肩袖损伤的时候,需要结合患者的运动能力、疼痛范围等协同分析,一般肩袖损伤有痛弧,肩周炎没有痛弧,而诊断的金标准,就是肩关节核磁共振,通过现代的影像学检查,可以大大降低误诊概率,提高肩痛患者的诊断正确率。
肩痛应该怎么办?
肩痛的问题很多人都存在,但是要确诊疾病一定要去看医生。医生诊断是什么疾病,再对症治疗。很多人笃定自己是肩周炎,但实际上是肩袖损伤,这种治疗将会延误病情,或导致病情恶化。
如果是肩周炎,主要的治疗方式是口服抗炎镇痛药,适当通过理疗、康复训练和肩关节功能锻炼的方式,尽量改善疼痛症状,但是如果疼痛症状长期得不到改善,那么就需要做手术进行缓解。一般情况下,我们推荐疼痛较重的患者做的是麻醉下手法松解。
如果是肩袖损伤,根据患者的损伤严重程度可以确定治疗方式,保守治疗与肩周炎治疗方法相似,通过口服抗炎镇痛药和理疗的方式来进行修复,如果患者的肩袖撕裂比较严重,则需要通过关节镜微创手术的方式,修补肩袖撕裂。所以我们一定要区分清楚肩周炎和肩袖损伤,因为两者的治疗方式是不同的,肩周炎患者吹不了冷风、受不了凉,胳膊酸痛甚至不敢抬胳膊,久而久之,就影响到了日常活动,一般情况下肩周炎的治疗是保守治疗,且坚持锻炼,提升肩膀肌肉力量就能有效康复。所以,肩周炎患者一般不需要进行手术和特殊治疗。
但是如果是肩袖损伤,则多是因为运动损伤或直接暴力导致,一旦出现损伤,如果不加以治疗撕裂会越来越严重,且如果因为受伤导致肌腱完全断裂,肌腱将无法自动修复,所以如果出现了肩袖损伤的问题,还是通过手术治疗。
总而言之,肩周炎和肩袖损伤的主要症状都是肩痛,但是从本质上说,它们是不同的疾病,我们不能被混淆,也要提高警惕,为了提升治疗效果,患者务必要去做好全面的诊断之后,再进行系统治疗,以免贻误治疗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