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麻醉恢复期如何进行护理。

时间 :2024-04-08 作者 :​ 杨峰 来源: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医院(临沂市第三人民医院)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icon_pdf证书

手术结束后数小时内,麻醉作用尚未完全消失,部分全身麻醉的患者较易发生气道梗阻、通气不足、呕吐误吸或循环功能不稳定等并发症,需要入麻醉恢复室于监护下苏醒。

【护理常规】

一、交班患者入恢复室后当值麻醉医师、巡回护士分别与恢复室麻醉医师、护士交班。简要交代如下内容患者病史、麻醉方法与手术方式、术中用药、麻醉手术过程出现问题及处理、预计苏醒时间、输血输液量、尿量、皮肤、衣物,病历资料等。当值麻醉医师和巡回护士获得患者SpO2、血压、心率等参数后方可离开恢复室。

二、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患者入室后即开始各项监测,注意生命体征、意识的变化。保证氧气的供给,妥善固定各种引流管,保持静脉输液及各种管路通畅。密切观察呼吸、心率血压和脉氧饱和度,随时记录病情变化,观察患者各种反射恢复程度皮肤、粘膜、甲床颜色发现异常及时报告麻醉医师予以处理。

三、体温监测及保暖护理全麻术后患者尤其是氯胺酮麻醉的小儿患者苏醒期保暖很重要。术中暴露过久,由于麻醉抑制了机体的反应,患儿术后有寒战、体温不升、末梢循环差的表现,应注意保暖,将麻醉恢复室温度控制在25℃28℃以免患者受凉。由于小儿体温中枢发育不佳,调节能力差,可能引起短暂的高热,患儿未清醒前首选物理降温因其高热惊厥发生率高,故头部降温尤为重要。需密切监测体温,及时发现问题通知医师并给予有效处理。

四、低血压护理术后患者血压较术前基础血压降低20%30%为低血压,尤其是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的患者,需密切监测血压变化,如血压低者,应排除外科止血不彻底或测量有误差,病情许可时可加快输液速度,并及时通知麻醉医师处理。

五、心律失常护理全麻药、镇静药、阿片类药物的应用,及氧供需失衡等均会引起患者术后的各种心律失常。需密切监护患者心率和节律的变化,能分辨各种常见心律失常的心电图特征,遵医嘱用药并密切观察用药后反应

六、口干护理因为所有患者术前均禁饮食,并应用抑制体分泌的药物,所以术后患者常感口干,可用湿纱布或棉签湿润患者的口唇及鼻腔,必要时重复使用,纱布或棉签不可过于饱和,以免造成患者误吸。

七、心理护理对于术后清醒患者,缓解其焦虑与恐惧心理。耐心解答患者疑问,关心安慰患者,加强与患者的交流和沟通。理解同情患者,在患者面前不谈论病情的严重性鼓励患者说出自己心中的感受并耐心倾听对患者的恐惧和担心表示深切的理解和同情并及时给予帮助

八、常见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1.恶心、呕吐患者麻醉未清醒时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若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嘱患者放松情绪、深呼吸,以减轻紧张感。对呕吐频繁患者,应保持胃肠减压通畅,及时清除呕吐物,必要时遵医嘱使用药物。

2.呼吸道梗阻密切观察患者有无舌后坠、口腔内有无分泌物、发绀、呼吸困难及鼾声等征象。对舌后坠患者应托起其下颌,将头后仰,置入口通气道清除口腔内分泌物或异物,解除梗阻对轻度喉头水肿者可遵医嘱给予激素治疗,重症者应协助医师行气管切开并护理。

3.低氧血症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生命体征和面色,注意有无呼吸急促、发绀、烦躁不安、心动过速、心律不齐、血压升高等低氧血症征象,若患者出现低氧血症,应予以有效吸氧,必要时配合医师行机械通气治疗和护理。

九、防止意外伤害部分全麻患者苏醒过程中常会出现躁动不安与幻觉,容易发生意外伤害,应注意适当防护,必要时加以约束,防止患者发生坠床、碰撞及静脉输液管道或引流管脱落等意外。

十、转出标准

1.患者生命体征平稳,不吸氧情况下SpO2≥95%Steward评分≥4分。

2.面部清洁干净,无血渍污渍。

3.皮肤护理良好恢复期间无压红及水泡。

4.各类引流管通畅,妥善固定且无满袋现象

5.由麻醉医师确认并签字后,由护士护送患者回病房,与病房护士交班。

6.病情较重需长时间监护的患者需送入ICU继续治疗。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