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前糖代谢正常、妊娠期出现糖尿病等都是比较常见的妊娠期疾病,患者、家属等需要采取科学的护理方式,以保障孕妇与胎儿的身体健康,让妈妈和胎儿都能够健康的生长发育,为家庭幸福生活打好基础。
妊娠期糖尿病是什么?
在孕妇怀孕之后,自身的糖代谢异常,就会导致糖尿病问题的产生,即妊娠期糖尿病,属于孕妇妊娠期常见的合并症。该病症在临床中容易漏诊,从而延误治疗,对孕妇、胎儿身体健康十分不利。因此,家属以及孕妇们一定要重视病症检查,在确诊妊娠期糖尿病之后积极进行治疗,避免影响孕妇与胎儿的身体健康。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分为GDM1型和GDM2型。对于1型患者,只需要通过饮食控制以及适量的运动就能够保障血糖在标准区间,对于2型患者,则需要通过胰岛素等药物进行治疗,并辅以运动和饮食控制,才能够保障患者的血糖水平,避免其身体健康问题。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通过合理饮食以及适当运动可以有效地控制自身的血糖情况,但是,由于患者的实际情况,饮食和运动需要科学计划和规划,以避免其他身体问题的产生。如果患者产生较为严重的病症情况,则需要通过药物(胰岛素、二甲双胍)进行治疗。同时,患者需要了解,部分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在分娩后可以恢复,但是部分数患者也会发展为二型糖尿病,为了保障后续生活的健康,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饮食、运动控制和治疗。
妊娠期糖尿病如何进行家庭护理?
在孕妇确诊妊娠期糖尿病之后,家庭成员需要为孕妇进行针对性的家庭护理,并结合医生的指导为孕妇身体健康地恢复提供帮助。首先,要为孕妇进行药物护理。孕妇家属应当了解妊娠期糖尿病的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在了解孕妇妊娠期糖尿病类型的基础上,家属要按时检测孕妇的血糖变化,避免孕妇出现血糖波动过大的问题,降低并发症问题对其身体健康的损害。同时,在孕妇出现乏力、头晕等症状是,要考虑低血糖情况,及时为孕妇补充糖分。
其次,家属要重视孕妇的心理护理。在妊娠期,孕妇本身就有一定的心理压力,由于妊娠期糖尿病会对自身健康和胎儿造成危害,患者容易产生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会产生过大的心理压力,这时,家属应当给予患者充分的关爱和理解,通过心理疏导和安慰,为孕妇树立积极的心态,并让孕妇感受到关爱和关怀,从而促进孕妇积极配合质量,避免心理健康问题影响病症问题的恢复。
再次,在妊娠期糖尿病护理过程中,要注意饮食护理,通过合理的饮食搭配,确保孕妇体内的血糖水准不会超标。孕妇自己要控制饮食摄入,在保障自身营养健康的基础上,合理控制血糖水平。日常饮食过程中,孕妇要积极摄入蛋白质、维生素以及纤维素等食物,尽可能地避免高糖、高脂肪的事物,通过少食多餐的方式,避免设施过量导致的血糖水平提高。结合孕妇个人的饮食习惯和喜好,家属可以为其提供肉类、谷类、海产类、豆制品以及坚果食品等,同时,可以为患者提供新鲜水果,但是不要饮用果汁。家属要了解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禁忌食物(糖果、点心、淀粉食物、肥肉),保障患者的健康饮食。
最后,家属要重视患者的运动管理,通过适当的运动规划来控制患者体内的血糖水平。家属可以结合孕妇的孕期以及身体素质,协助她进行一些轻柔的体育锻炼,比如太极和散步等。同时,在运动过程中,家属也应该参与进去,让孕妇有被陪伴的感觉,为其提供运动的动力。家属要注意,不要在清晨空腹没有注射胰岛素之前展开运动。在运动时,孕妇可能产生低血糖的症状,家属可以通过饼干和糖果等食物预备预防低血糖问题。
妊娠期糖尿病对于孕妇来说会影响身体健康。因此,家属要牢记医生的嘱咐,在日常生活中,通过食物控制、饮食控制、药物护理等方式,提升孕妇的抵抗力,控制其血糖水平,让孕妇能够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为后续分娩活动打好基础,为孕妇和胎儿的健康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