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冠心病的治疗:手术之道

时间 :2024-03-21 作者 : 李海明 来源: 北京安贞医院冠心病外科中心一区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icon_pdf证书

冠心病,这一潜伏在心脏中的“隐形杀手”,时刻威胁着我们的健康与生命。当药物治疗无法有效遏制其进展时,手术便成为了我们抗击病魔的重要武器。本文将带您走进冠心病手术治疗的世界,为您揭开手术的神秘面纱,让您了解手术治疗的必要性、常见方法以及术后的康复与管理。让我们一起探索这条守护心脏健康的手术之道,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

一、冠心病:心脏的“隐形杀手”

冠心病,全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当今社会普遍存在的、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心血管疾病。它的名字揭示了其发病机理:冠状动脉,即负责为心脏肌肉提供血液的血管,其内壁会逐渐积聚脂肪、钙质以及其他物质,形成硬化的斑块。这些斑块如同路障,使得血管腔变得狭窄,甚至完全闭塞,从而严重影响心肌的血液供应。

当心肌因为缺血而无法得到足够的氧气和营养物质时,就会出现一系列的临床症状。轻者可能仅仅感觉到轻微的胸闷或不适,这些症状往往被忽视,或者被误认为是其他不太严重的疾病所致。然而,随着病情的进展,缺血的程度加重,患者可能会出现明显的心绞痛,表现为胸骨后的压迫感、闷痛或灼热感,常常放射到左肩、左臂或下颌等部位。也有不典型者,表现为牙疼或者是胃疼。

这些症状通常在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时加重,因为此时心脏需要更多的血液来满足增加的工作负荷。然而,由于冠状动脉的狭窄,血液供应无法满足需求,导致心肌缺血加重,从而引发心绞痛。休息或服用硝酸甘油等药物后,症状通常可以得到缓解,因为这样可以降低心脏的工作负荷,减少心肌的耗氧量。但是也有患者会在休息或者睡眠过程中,出现上述症状。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冠心病患者的症状都如此典型。有些患者的症状可能非常轻微,甚至完全没有症状,这种情况被称为“无症状心肌缺血”或“隐匿性冠心病”。这类患者往往在体检或其他检查中偶然发现心脏的异常,或者直到出现严重的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或心肌梗死等后果时,才被诊断为冠心病。因此,对于冠心病的早期识别和诊断至关重要,以便及时采取治疗措施,防止病情恶化。

二、冠心病的诊断:明察秋毫,揪出“元凶”

冠心病的诊断是一个复杂而细致的过程,它需要医生综合考虑患者的多方面信息,包括病史、症状、体征以及各种辅助检查结果。在初诊时,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的症状发作情况,如胸痛的部位、性质、持续时间以及诱发和缓解因素等,这些信息对于判断是否为冠心病及其严重程度至关重要。

同时,医生还会询问患者的既往病史和家族史,以了解是否存在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冠心病危险因素,以及家族中是否有其他人患有冠心病。这些信息有助于医生评估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和患病风险。

除了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也是冠心病诊断的重要环节。医生会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听诊心脏杂音、触诊脉搏等方式,了解患者的心脏功能状态。这些体征的异常变化可能提示着冠心病的存在。

在辅助检查方面,心电图是诊断冠心病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通过记录心脏的电活动变化,可以帮助医生发现心肌缺血、心律失常、陈旧性心肌梗死等问题。超声心动图则是一种无创性检查方法,它可以实时观察心脏的结构和运动情况,评估心脏结果和功能状态,对于发现心脏瓣膜病变、心肌肥厚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冠状动脉强化CTA可有效筛查冠状动脉病变血管。

而冠状动脉造影则是冠心病诊断的“金标准”。它通过向冠状动脉内注入造影剂,可以直观地显示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和部位,为医生制定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虽然冠状动脉造影是一种有创性检查方法,但其准确性和可靠性使得它在冠心病的诊断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三、手术治疗:冠心病患者的“救命稻草”

当冠心病逐渐加重,药物治疗无法再有效控制其症状时,手术治疗便成为了患者的重要选择。手术治疗不仅可以显著缓解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而且在某些情况下还可以挽救患者的生命,大大降低猝死风险。

目前,冠心病的手术治疗主要有两种常用方法: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俗称搭桥)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则是通过穿刺患者的桡动脉或股动脉,将一根细长的导管送入冠状动脉内,然后利用特殊的器械对狭窄部位进行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等操作,以恢复血管的通畅性。这种手术方法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因此对于部分冠心病患者,血管狭窄较局限,PCI是一种优选的治疗方案。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顾名思义,就像是在堵塞的冠状动脉旁搭建一座桥梁,使血液能够绕过狭窄或闭塞的部位,顺畅地到达心肌。这是一种开胸手术,需要医生在患者的胸部切开一个的切口,然后移植患者自身的血管,主要是乳内动脉和大隐静脉,在冠状动脉狭窄部位的近端和远端之间建立一条新的血流通道。这种手术方法的效果确切,血运重建更完全,可以显著改善心肌的血液供应,缓解心绞痛等症状。但由于手术创伤较大,术后恢复时间较长,因此一般适用于药物治疗无效及不适合PCI治疗的患者。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手术治疗可以显著改善冠心病患者的症状和预后,但并非所有的冠心病患者都适合接受手术治疗。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同时,手术后的康复与管理也同样重要,患者需要遵医嘱定期服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等,以降低冠心病复发的风险。

四、手术后的康复与管理:守护心脏健康

冠心病患者手术后的康复与管理,是确保手术治疗效果持久、预防疾病复发的关键所在。手术虽然能够显著改善冠状动脉的血流情况,但并不意味着患者可以从此高枕无忧。术后的康复是一个长期而细致的过程,需要患者和医生共同努力。

首先,患者需要严格遵医嘱定期服药。这些药物通常包括抗血小板药物、降脂药物、降压药物等,用于控制血压、血脂等冠心病危险因素,防止血管再次狭窄或闭塞。患者必须按时按量服药,不可随意更改剂量或停药,以免影响治疗效果。

其次,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对于冠心病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戒烟限酒是首要任务,因为烟草中的尼古丁和酒精都会损害血管内皮功能,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此外,患者应该坚持低盐低脂饮食,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等富含纤维的食物的摄入,以降低血脂水平,保护心血管健康。

适量运动也是冠心病患者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医生会制定个性化的运动处方,包括运动类型、强度、频率等。患者应该遵循医生的建议,坚持进行规律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以增强心肺功能,提高身体抵抗力。

此外,定期随访和复查是冠心病术后管理的重要环节。患者需要定期到医院进行检查,包括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血液生化指标等,以评估心脏功能和治疗效果。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调整治疗方案,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确保患者的康复进程顺利进行。

通过科学的康复与管理,冠心病患者可以更好地保护心脏健康,提高生活质量。术后的康复不仅仅是身体的恢复,更是心理和社会功能的全面提升。患者应该积极面对疾病,保持乐观的心态,与家人和社会保持良好的沟通与交流,共同为心脏健康努力。

五、预防冠心病:防患于未然,守护心脏

冠心病是一种可预防的疾病。通过积极控制危险因素、改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首先,保持血压、血脂和血糖在正常水平是关键。其次,戒烟限酒、均衡饮食、适量运动等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维护心血管健康。最后,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健康问题。

通过本文的科普,我们深入了解了冠心病手术治疗的相关知识,明白了手术在冠心病治疗中的重要地位。手术治疗不仅能够有效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更是挽救患者生命的重要手段。当然,手术并非一劳永逸,术后的康复与管理同样至关重要。让我们携手医生,共同守护心脏健康,享受美好的生活吧!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将这份知识传递给更多的人,让更多的人受益。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