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有肾友这样问:医生,为什么我都已经是肾病了,还需要做肾脏穿刺呢?这个穿刺会不会很疼?从我的身上取组织,会不会对我造成更加严重的损伤......等等。请大家带着这些疑问,跟着我来一场肾穿刺的科普之旅吧。
肾脏穿刺,也称为肾活检或肾穿刺活检,由于肾脏疾病的种类繁多,病因及发病机制复杂,许多临床表现与肾脏组织学改变并不完全一致,所以为了明确疾病的病因病理,进一步确定病种,我们就需要进行肾脏活检术。其主要目的是获取肾脏组织样本,以便在显微镜下观察肾脏的结构和病理变化。这对于诊断肾脏疾病、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指导治疗和预测预后都具有重要价值,其病理检查结果已经成为肾脏疾病诊断的金标准。
那什么情况下我们需要做这项操作呢?
1、不明原因的肾脏疾病:当患者出现蛋白尿、血尿等肾脏疾病症状,但无法通过常规检查明确病因时,需要进行肾脏穿刺以明确诊断。
2、肾脏疾病的进展评估:对于已经确诊的肾脏疾病患者,肾脏穿刺可以用于评估疾病的进展情况,以指导治疗和调整治疗方案。
3、肾移植后的监测:肾移植后,患者需要定期进行肾脏穿刺检查,以监测移植肾的功能和是否存在排斥反应。
肾脏穿此前我们需要准备以下几点:
1、饮食。手术当天进食半流质,如:肉松粥、汤面、馄饨、肉末、菜泥、蛋糕、小汤包子等,但不能进食过饱,也不能空腹。
2、体位训练。练习术中所摆体位,即俯卧位,并在腹部垫以小枕。
3、呼吸训练。练习吸气后的屏气动作,需要屏气30秒以上。
4、加强床上进食训练。准备床上进食的用品如:吸管、勺子等。训练床上进食3-5次。
5、加强床上大小便的训练,练习使用便器3-5次以上。
6、女患者月经期不能进行肾活检术。
7、术前通知家属手术当天来院陪伴患者。
我们是如何进行肾脏穿刺的呢?
通常我们的肾脏穿刺是在局部麻醉下进行的,患者需要在B超床上保持俯卧位。医生先在局部皮肤进行麻醉,然后使用穿刺针通过背部皮肤在B超机的定位下进入肾脏,取出少量肾脏组织样本。术中我们需要配合医生,注意屏气呼吸并尽量放松,避免紧张情绪。整个过程通常持续几分钟至十几分钟,患者可能只会感到短暂的腰部不适或疼痛。
虽然肾脏穿刺是一种有效的诊断方法,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包括以下几点:
1.、出血:穿刺过程中可能导致肾脏或周围组织出血,因此穿刺后会给患者包上腰带以压迫止血。
2、感染:穿刺后要保持局部清洁,穿刺后当天避免穿刺部位敷料受潮,密切监测监测生命体征变化。
3、肾损伤:穿刺过程中有可能损伤肾脏组织,因此在穿刺前一日护士会告知患者相关注意事项及进行呼吸训练,以便术中更好的配合医生。
4、疼痛:穿刺后患者可能会感到腰部疼痛或不适,通常会在几天内缓解。
肾脏穿刺后患者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卧床休息:穿刺后需要卧床平躺24小时,6小时后可在床上左右翻身,避免起床或使用腰部力量挪动身体。24小时后可下床适当活动,但要避免剧烈运动和剧烈咳嗽,以减少出血和感染的风险。
2、疼痛管理:尽管大多数患者会感到一些不适或轻度疼痛,但通常这种疼痛会在几天内自行缓解。如果疼痛持续或加剧,应及时告知医生或护士,必要时开具止痛药缓解症状。
3、观察尿液:穿刺后需要密切观察尿液的颜色和量,遵医嘱按时留取尿标本送检,如有异常应及时告知医生。
4、饮食调整:穿刺后需要适当控制饮食,避免摄入过多的蛋白质和高盐食物,以减轻肾脏负担。多饮水,以达到冲洗尿路和预防感染的作用。
5、如果术后出现血尿,需应延长卧床时间,直至肉眼血尿消失。
6、定期随访:穿刺后需要定期进行肾功能和尿常规等检查,以监测肾脏功能的变化。
总之,肾脏穿刺是一种重要的肾脏疾病诊断方法,对于肾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患者在进行肾脏穿刺前需要充分了解其利弊,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决策。同时,穿刺后护士需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