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病毒感染性皮肤病。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潜伏在脊神经后根或者神经节的神经元内,一般无明显临床表现。在人体免疫力下降时,如疲劳、患免疫性疾病、外伤等,这个“潜伏者”就伺机而动,生长繁殖,使受侵犯的神经节发生炎症,出现疼痛。同时,病毒沿着神经传播到皮肤,产生群集状水疱,沿一侧周围神经作群集带状分布,伴有剧烈神经痛,疼痛程度非常剧烈难以忍受,严重影响睡眠生活质量,至今尚无特效疗法,带状疱疹一旦误治、失治及病人自身免疫力下降就会产生临床治疗颇为棘手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后遗症。
西医认为带状疱疹是由病毒侵染引起的,主要表现为轻度乏力、低热、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对于该病治疗原则为抗病毒、营养神经、止痛。迄今为止,还没有一种单一的有效药物可以完全预防或充分治疗所有带状疱疹疼痛以及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二、壮医药线点灸治疗带状疱疹
传统医学称之为“蛇串疮、缠腰火丹、火带疮、蜘蛛疮”等,多由情志内伤、饮食不节导致脾失健运、湿蕴化热、毒邪易感,湿热火毒蕴积肌肤发病。壮医理论认为皮肤疾病主要病机为邪毒阻滞三道两路,使龙路火路不通,导致龙路火路失养,以致湿热火毒郁积肌肤而成。壮医药线点灸是流传于广西壮族民间的一种独特疗法,是以壮医理论为指导,通过灼灸皮肤表面将毒热之邪驱逐达到消炎退、祛风止痒、通络止痛等的作用;调节天、人、地三气同步平衡。本疗法对于控制疱疹蔓延、促进疱疹干涸,缩短疱疹皮损修复时间,缓解神经疼痛及皮肤瘙痒都有良好的作用。但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严重高血压病、心脏病、糖尿病患者和孕妇是严禁使用壮医药线点灸的,并且避免在饥饿、精神高度紧张时施灸。
点灸手法:选取适宜药线在距离药线端1~2cm的位置以拇指和示指夹持住,将留出的线端点燃后熄灭明火,直到燃端只留下圆珠状炭火星时,在选取的穴位上方,随着持线手腕和拇指屈曲动作,拇指指腹沉稳而快速地将线头按在穴位上,一按即起为1壮,疱疹部位两穴间以约0.5cm 为间隔距离,每穴施灸1~3壮。分轻、中、重三种操作手法,①轻法为点灸时间短于1秒且轻快迅速。②中法为点灸时间1~2秒且中等用力。③重法为点灸时间超过2秒且较用力,点灸手法宜“以轻点轻,以重点重”,操作时间15~30分钟。
与西医的治疗方法相比,壮医药线点炙治疗带状疱疹,能够有效减少患者的疼痛感,减少后遗时间,皮损愈合也比较快。
三、带状疱疹治疗期间的注意事项
1.点灸后局部皮肤有时会出现稍微的痒感,但稍过片刻后即可自行消失。患者出现此情况时,不宜用手挠抓,以免感染。需要注意24小时不宜洗冷水澡,也不宜用毛巾用力擦洗点灸部位。
2.某些患者在皮损完全消失后,仍遗留有神经痛,这时可采取针灸、拔罐、中药热敷等缓解疼痛,避免留下后遗神经痛。当出现了后遗神经痛后,可以采取针灸夹脊穴和阿是穴的方式,配穴随症候类型进行加减,可起到疏通经络、调和阴阳、修复神经缓解疼痛。
3.多休息,给予易消化的饮食和充足的水分。应以清淡为主、多吃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和蛋白质。
4.少吃辛辣之物。老年人应注意饮食,多食豆制品,鱼、蛋、瘦肉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及新鲜的瓜果蔬菜,避免过食辛辣或肥甘之品。过食辛辣生湿化火,容易诱发带状疱疹。
5.尽量不要挑破及擦伤水疱。尽量衣着宽松,避免衣物过小摩擦而导致患处增加疼痛。积极配合治疗,遵医嘱服用药物。加强全身护理,做好全身的皮肤护理,保持清洁舒适的环境,定时通风消毒。对后遗神经痛的患者,给予心理辅导,正确使用止痛药或配合理疗,减轻疼痛。避免身心劳累,保证有足够,充分的休息。让皮损自然结痂,脱落,切勿搔抓,避免抓伤皮肤。正面认识这种疾病,只要配合好会痊愈的,很少留下瘢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