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语言发育落后的原因:
儿童语言发育迟缓可能是多种因素造成的,比如遗传因素、内分泌生长激素、母体影响和疾病因素等。孩子语言发育迟缓与遗传有直接关系,因为父母的遗传因素会对孩子的生长发育特征、体质、潜力造成影响,比如影响孩子的面部特征、头发和皮肤等。因此孩子语言能力的发育迟缓也有可能是因为遗传因素导致的。内分泌生长激素会对孩子的各方面造成影响,如果身体缺少某种生长激素和性激素,就有可能造成语言发育迟缓的情况。儿童语言发育迟缓与母体也有较大关系,胎儿在母体的生长发育会受到母体的环境、疾病和情绪等因素影响,在出生之后各方面发育也会受到在母体内发育情况的影响。最后,语言发育缓慢有可能是因为疾病原因,比如慢性营养不良性疾病、慢性病、染色体异常、内分泌疾病等,都有可能会引起生长迟缓。
2.评估语言发育的方法:
儿童的语言发育通常都要遵守一定的规律,是在孩子一岁左右开始发育,并逐渐可以通过语言来表达自己的需求以及理解其他人的语意。对于1.5岁到6.5岁的孩子来说,可以通过s-s法进行语言发育迟缓评估量表,评估孩子是否存在语言发育迟缓的情况,具体还需要由专业的评测师进行判断。s-s法是日本语言发育迟缓委员会以语言障碍儿童为对象研究的语言发育迟缓评价表法,在1991年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把此方法应用到中国,根据我国的语言特点和文化习惯进行修改并适用于临床当中。更加适用于一到六岁半的孩子,能够比较片面地针对各种儿童进行语言障碍评价。
孩子在六个月左右能够发出咿咿呀呀的语调;大部分还是在12个月的时候已经会发出爸爸妈妈这种简单的发音;15个月到18个月能够模仿成年人语音而发出三个以上的音节;18个月到24个月能够用两个词简单表达自己的意思;24个月到36个月可以回答简单的问题。
3.创建良好的语言环境:
家长一定要给孩子创建良好的语言环境,不要让孩子一个人呆在家里,多带孩子去参与户外活动,也可以邀请其他小朋友到家里来做客。尽可能的让孩子多参与集体活动,通过孩子与其他人之间的交流互动来提高语言能力。
4.鼓励儿童的参与和表达:
家长要跟其他家庭成员统一意见之后为孩子建立统一的语言环境,最好是都用普通话来跟孩子交流,不要跟孩子一会说方言一会说普通话,这样会让孩子产生语言混乱,不利于孩子语言能力的发展。孩子一到两岁的时候是语言能力的爆发期,因此家长一定要统一好语言环境,鼓励孩子参与到交流当中进行语言表达。家长也不要过分溺爱孩子,不要什么事情都听孩子来完成。孩子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家长就知道孩子用什么东西,还没来得及开口就已经为孩子把事情办好,这种做法是不对的,慢慢地孩子就会习惯了家长这样做,从而不想说话。家长要让孩子把话说出来,让孩子表达说他想要什么或者是想做什么之后再给孩子做到。
5.游戏快乐干预
对于语言发育落后的儿童来说,游戏快乐干预有助于提高其言语能力。家长应当注重在日常生活中多与孩子进行角色扮演、庆祝生日、过家家、生活技巧训练、假想等游戏,让孩子身处情境之中感受语言交际,从而使其在感受到快乐的同时提升语言能力。
6.寻求专业的帮助:
如果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有十分明显的语言障碍,最好能够到专业的医疗机构当中确定出具体的原因,提前发现孩子的语言发育迟缓情况并通过训练是可以得到有效改善的。专业的医疗机构会根据孩子的个体情况作有效的针对性评测,排除孩子身上存在的器质性病变,并对应的进行语言训练、社交技能、大运动、精细动作、排队、等待、轮换、自我管理等训练方式。家长可以了解各方面专业信息之后综合对比选择一家更加专业的机构进行训练。
结语:
导致孩子出现语言障碍的情况有很多种,需要及时查明原因针对孩子的进行专业的训练,在家庭当中做好语言护理,通过积极配合可以帮助孩子恢复正常的语言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