肋骨骨折是临床骨折的常见类型,在骨折发生到愈合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多种并发症。因此需要根据肋骨骨折的临床特点,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中医护理主要是基于中医辩证施护理念提出的护理模式,借助各种中医技术,帮助肋骨骨折患者更好的渡过急性期,加速骨折愈合,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文章主要就肋骨骨折的中医护理措施展开科普。
1.骨折急性期的中医护理
骨折急性期通常是指骨折发生早期,此时肋骨骨折患者容易合并气胸、血胸,尤其是创伤性骨折患者。气胸多由于肋骨骨折发生引起胸膜破损,使得气体进入胸腔。对于此类患者,在入院后,需要叮嘱患者卧床休养。对于合并休克的患者,需要快速建立静脉通道,并给予液体复苏干预,促使患者早期复苏,并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神志、脉象,记录患者的呼吸、血压、脉搏等参数。维持气道通畅,及时清理口鼻分泌物,对于痰液分泌过多的患者,需要指导患者有效排痰,必要时给予吸痰干预。对于异常呼吸患者,需要及时干预,对于气胸较为严重的患者,可进行闭式穿刺抽气干预,以第二肋间锁骨中线为穿刺部位,抽出一定积气,减轻胸腔压力,从而促进肺复张,改善患者的呼吸状况。
中医认为血胸主要是由于创伤导致血溢脉外,血液聚集于胸腔引起。因此要叮嘱患者保持半卧位,少活动,避免影响骨折愈合。同时要注意保暖,避免着凉感冒。若患者不小心着凉、受冻,轻则引起发热、咳嗽、胸痛,重则导致风寒夹痰,使得肺部感染。对于积血较多的患者,可以进行闭式穿刺抽血,可在腋中线第6至第7肋间穿刺。
2.骨折早期的中医护理
骨折多由于筋骨损伤引起,可导致气滞血瘀。气机不畅诱发疼痛。因此在骨折早期,可以采取中药外敷干预。金黄膏是中医经典方,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配方为:天花粉、姜黄、白芷、苍术、南星、甘草、大黄、黄柏、厚朴、陈皮、黄丹,以上中药用麻油侵泡48小时,文火先炸前六位中药,后炸后四位炸制表面深褐色为佳,取出中药过滤药渣,剩下的麻油放入黄丹成膏状物。金黄膏外敷并用绷带固定,可以改善气机,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同时可以配合中药内服治疗,选取活血化瘀类配方,可以达到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的效果。例如口服三七片,该药物是由三七组成的,具有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等功效,可以缓解骨折引起的疼痛症状。
在卧床期间,需要鼓励患者深呼吸排痰,叮嘱家属轻叩患者背部,加速痰液排出;对于痰液浓稠的患者,可以雾化吸入鲜竹沥,鲜竹沥是竹子加热后沥出液体,具有清热化痰的效果,可以稀释痰液,加速痰液排出。对于疼痛减轻的患者,需要叮嘱患者进行深呼吸;对于深呼吸、咳嗽引起骨折疼痛的患者,需要指导患者用手轻轻扶住伤处,保护骨折部位,减轻疼痛。
同时还需要做好情志护理,肋骨骨折多由于创伤、意外事故引起,对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较大的影响,导致患者情志异常。中医认为情志对于人体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需要做好情志护理。护理人员需要主动与患者沟通,观察患者情志变化,多鼓励患者,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从而积极配合临床护理,促使患者早期康复。
3.骨折中期的中医护理
骨折中期疼痛症状明显改善,骨痂初步形成。此时需要采取接骨续筋的干预措施,加速骨折愈合。此时可以给予内服药物干预,加速骨骼生长。同时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例如下床缓慢走动,深呼吸活动,叮嘱患者不能负重训练,也不能举重物,避免影响骨折愈合。该阶段需要选择清淡易消化、高营养的食物,多吃补益气血的食物,例如牛奶、山药、木耳、排骨汤以及新鲜蔬果。
4.骨折后期的中医护理
骨折后期,骨折逐步愈合,但是仍旧需要使用弹力绷带固定骨折部位。同时需要给予补益肝肾、强筋健骨的中药,有助于加速骨折愈合。指导患者进行主动功能训练,逐步进行上肢负重活动,同时还需要多吃各种滋补食物,例如鱼虾、红枣、木耳、核桃仁等食物。
5.结束语
中医护理在肋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可以根据患者的临床分期、分型,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身心状况,促使患者早期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