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全麻醒来全“明白”

时间 :2024-03-12 作者 :​ 张静 来源: 淄博市中心医院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icon_pdf证书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全身麻醉成为许多医疗操作的重要环节,其在手术过程中的作用不言而喻。看似简单的全麻,随着手术结束和麻醉药物逐渐代谢完成,患者开始从麻醉状态中苏醒,其生理和心理状态悄悄发生着一系列的变化,这些变化对术后患者的预后和康复至关重要。

(一)生理变化

呼吸系统逐渐稳定:在麻状态中,患者的呼吸通常受到抑制,用麻醉机支持着手术病人的呼吸手术结束,待气管插管拔出体外,麻醉药物的作用逐渐减弱,患者的呼吸系统开始逐渐恢复正常功能,呼吸频率和深度逐渐增加,以满足身的氧需求。

循环系统调节:在手术过程中,麻醉药物控制着病人的心率和血压的波动随着患者苏醒,循环系统也开始逐渐适应自身的变化,心率和血压渐回归到术前的频率和数值,以维持机体内部环境的稳定。

神经系统的苏醒:最初,患者可能处于嗜睡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意识逐渐恢复,感觉觉醒,包括触觉、听觉和视觉,以及各种反射,如咳嗽、吞咽等,也开始恢复正常。

(二)心理变化

感知恢复:患者全麻手术结束后被唤醒时,最初意识模糊,有的病人自述做了一场美梦,有的恍惚记得自己还在等待手术,更有甚者嘴里不停唠叨,像喝醉酒的样子。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意识逐渐清晰,感知恢复。患者开始能够清楚感知周围环境,包括声音、光线和其他刺激,并能够与外界正常进行交流和互动。

情绪波动:全麻苏醒后,患者可能出现各种情绪波动,包括兴奋躁动、哭泣等。这些情绪波动可能与术前的恐惧术后的恢复以及麻醉药物的影响有关。我们医护人员耐心倾听和理解患者的情绪,并给予适当的支持和安抚。

全麻患者在术间做完手术之后,会被送入麻醉复苏室观察半小时至一小时的时间,直至病人完全苏醒,才会将其推出手术室,跟等在手术室外的家人见面。在复苏室的半小时里我们医护人员都在做着哪些工作呢?

()呼吸道管理

确保呼吸道通畅:维持呼吸道通畅对于患者的生命至关重要。医护人员应及时清除口鼻分泌物,避免气道阻塞,并定期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

监测氧饱和度:持续监测患者的氧饱和度,确保足够的氧供应。特别是对于存在呼吸道疾病或其他潜在呼吸问题的患者,更要应密切关注氧和变化,防止低氧血症的发生。

()生命体征的监测

包括心率、血压、脉搏、体温、尿量的监护,同时监管着病人的引流管道是否通畅,引流量和颜色是否正常。

()疼痛管理

监测疼痛程度:密切观察患者的疼痛程度,并采取相应的镇痛措施。通过合理的疼痛评估工具,了解患者的疼痛水平,及时采取镇痛措施,以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

给予合适的镇痛药物:根据患者的疼痛类型和程度,选择适当的镇痛药物。常用的镇痛药物包括吗啡、阿片类药物等,但应根据患者的情况和医嘱谨慎使用,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意识状态监测

观察意识清醒程度:持续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确保其能够清醒。特别是在全麻药物作用逐渐减退的过程中,应密切监测患者的意识水平,及时发现并处理意识状态异常的情况。

()液体管理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确保患者的水电解质平衡处于正常范围内,防止脱水或电解质紊乱的发生。根据患者的情况和临床需要,合理安排液体摄入量,并监测电解质指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康复护理

协助患者进行适当的肢体活动,预防压疮的发生。在患者苏醒后,适当的体位转换对于促进血液循环和减轻压力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会协助患者进行适当的体位调整,避免长时间处于同一位置。

手术室看似一扇神秘的大门,但大门里有一群温暖的战士在日夜守护着病人的生命健康,为了能让您早日康复,他们在用爱心铸就着钢铁城墙。祝您早日康复!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