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值得收藏的心力衰竭知识

时间 :2024-03-12 作者 :​ 宾慧 来源:桂林市永福县中医医院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心力衰竭(HF)是各种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可由多种原因引起,以心脏泵血功能减退为特征,导致组织、器官或系统血液灌注不足。目前全球有1/3的人口因心力衰竭而死亡,是全球范围内最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心力衰竭的发生是一个动态过程,从症状出现到发生功能障碍需要几年时间。患者在首次出现心衰症状时,往往已发展到严重程度,死亡率高。因此,在心力衰竭早期或疾病早期就进行积极治疗,有助于降低死亡率和改善生活质量。

下面一起来看看关于心力衰竭的相关知识吧!

1.什么是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HF)是指各种原因导致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心脏收缩或舒张功能不能满足机体代谢需要,导致心室充盈或射血功能受损的一组综合征。心衰可分为急性心衰和慢性心衰。

急性心衰是指由于各种病因引起的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导致心室充盈和(或)射血能力受损,而产生一系列临床综合征的总称,又称急性心力衰竭。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病程中常有代偿性心脏扩大、心肌肥厚和其他代偿机制参与的缓慢的发展过程。

2.心衰有哪些症状和体征?

1呼吸困难:左心衰患者表现为胸闷、气短,尤其是在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后出现;右心衰患者表现为呼吸困难,端坐位时尤为明显,并伴有咳嗽、咳粉红色泡沫样痰。

2水肿:心力衰竭后心脏泵血功能减退,不能充分排出体内水分而引起组织间隙的水分潴留。患者会出现双下肢浮肿或体重增加。

3乏力:心衰时心脏泵血能力减弱,患者会感到乏力,尤其是活动后感到气促。

4心悸:当心律失常或心脏储备功能下降时,可出现心悸或感到心脏剧烈跳动。

5咳嗽:心衰患者在活动或情绪激动时出现咳嗽,严重者会咳嗽咳痰。

6胸痛:心衰患者因心脏泵血功能下降,心肌供血不足,心肌处于缺血缺氧状态,因此会出现胸部不适的症状。尤其是劳累时胸闷加重、心悸加剧,休息后可缓解。

3.哪些因素会引起心力衰竭?

1感染:包括呼吸道感染、胃肠道感染等。呼吸道感染是心力衰竭最常见的诱因,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咳痰,严重者可出现呼吸困难。胃肠道感染可能出现腹泻或便秘,如果同时伴有发热,要警惕心力衰竭的发生。

2过度劳累可增加心脏的负担,特别是长期的过度劳累容易引起心力衰竭。另外,过度劳累也会诱发急性心力衰竭。

3心脏负荷加重:如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等均可加重心脏负担。

4情绪激动或精神刺激可使心脏负担加重。

5药物副作用:服用药物后,药物可能会对心脏产生一定的影响,尤其是使用抗凝药物时,可能引起出血等问题。部分患者用药后会出现胸闷、乏力等症状,如果长时间不能缓解就要考虑是否是药物副作用导致的,最好及时到医院就诊。

6其他因素:如大量饮酒可使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加重心脏负担;用力过猛也可导致心力衰竭。

4.哪些人群更易患心衰?

1有心脏病家族史的人:比如家里有亲人患过冠心病、心肌病等心脏疾病。如果直系亲属患有此类疾病,那么家庭成员患心衰的风险会比正常人高很多。

2患有高血压的人:高血压病人如果不能控制血压,就会导致左室肥厚、心肌细胞肥大,心脏泵血时血液不能很好地充盈心室,从而引起心衰。

3吸烟的人:吸烟会影响心脏的功能,增加心力衰竭的风险。研究发现,吸烟者发生心力衰竭的风险是不吸烟者的2倍。

4肥胖的人:体重超标、身体脂肪含量过高、身体肥胖的人发生心衰的风险也更高。

5.心衰有哪些治疗方法?

1一般治疗:休息、营养和水盐摄入控制。控制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避免感染。

2药物治疗:包括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洋地黄类药物、钙通道阻滞剂等。

3外科手术治疗:对有禁忌症的患者,可采用心脏移植手术。

4介入治疗:包括心脏导管治疗和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HFrEF)的介入治疗,如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

5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对于左室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患者,可以进行左室辅助装置植入或换瓣手术,以提高其生活质量。

6其他治疗:包括持续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和血浆置换、血液灌流、体外膜肺氧合(ECMO)等,但目前临床上使用较少。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