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分娩后的康复期就叫产褥期,在这一时期中,女性的身体较为虚弱,需要在饮食和营养方面予以特别注意,接下来小编将为您讲解一些产褥期的饮食和营养方面的注意事项。
1. 什么是产褥期
产褥期指的是产妇从胎盘娩出至身体各器官除乳腺外恢复到孕前状态,一般产褥期为6周左右,产妇形体和机体功能会在这一时期逐渐恢复正常。在民间,产褥期又被称为“坐月子”。产褥期不仅是女性产后恢复的重要时期,也是女性分泌乳汁的重要时期,所以无论是为了产后恢复的需要,还是为了促进乳汁的分泌来支持新生儿的喂养,营养合理的饮食是保证产妇产后健康的基础,为了保证产妇的营养和机体的供应,应在产褥期做好饮食干预。
2. 产褥期的饮食和营养
2.1 顺产后的饮食建议
大部分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因为失血过多,体力消耗过大,精神状态都不是很好。生完孩子后1小时内,可以给产妇吃一些温热清淡的流质食物,如粥、面条、温开水、牛奶、蔬菜汤或肉沫汤等。产后1周(饮食清淡),产妇比较疲惫,胃肠道运动不佳,容易出汗,恶露多,乳房充血水肿期,所以要给产妇提供低热量,清淡稀软,易消化,利于排水消肿的食物。产后第2周(内脏收缩期),产妇伤口基本愈合,饮食方面以增强腰部功能和恢复骨盆为主,这个时候要多吃一些补血的食物,调理气血。产后第3周(滋养进补周)产妇需要补充营养,补充体力,补血理气,这个时候可以多吃一些高蛋白质的食物,适当吃一些肉汤。产后第4周(膳食纤维周)主要以补充膳食纤维及维生素为主,这是因为它能促进产妇的食欲,促进肠道的吸收,促进毒素的排出,还能促进大便的通畅,预防产后便秘的发生,还能让产妇保持愉快的心情,防止产后抑郁症。
2.2 剖腹产后的饮食建议
产妇在剖宫产后6小时内不能进食,因为手术容易刺激肠道,抑制肠道功能,导致肠道蠕动变慢,肠腔内积气,术后会出现腹胀的症状。产妇在产后第1天(也就是手术后6-8小时和排气后)饮食建议可食用胡萝卜汤等排毒类汤,可以少量多次地喝,促进肠蠕动,促进排气,还能补充体内水分。忌吃糖类、黄豆、豆浆、淀粉类食物等容易发酵产气多的食物,以免腹胀加重。产后头一周,当产妇排出气体后,饮食应从流质转为半流质,饮食应以营养丰富、易消化为主。鸡蛋汤、稀饭、面条都是不错的选择,这段时间不要急着喝鸡汤、肉汤等油腻的下奶汤。
剖腹产后两个星期以后的饮食应该和顺产一样。
2.3 产后饮食注意事项
生完孩子不能吃太多营养,会造成孕妇过度肥胖,肥胖可导致糖、脂代谢紊乱,引发多种疾病。如果奶水中脂肪含量较高,新生儿容易出现肥胖、消化不良、积食、腹泻等疾病;如果新生儿难以对食物进行充分吸收,则可能发生脂肪泻,长期的慢性腹泻会导致营养不良。生完孩子不能喝太多脂肪的肉汤。高脂肪会使乳汁中的脂肪含量增加,新生儿不能耐受和吸收,导致腹泻,所以孕妇要多喝一些营养丰富的荤汤和素汤,例如鱼汤、蔬菜汤和面汤。生完孩子后不能吃辛辣、干燥的食物,辛辣、干燥的食物会导致内热,所以会引起产妇上火,导致产妇出现口舌生疮、大便秘结、痔疮等症状,新生儿的内热问题也会因为乳汁而加重。孕妇不宜长时间饮用红糖水,因为红糖具有活血的作用,所以产妇的恶露量会增加,导致产妇持续失血,产后喝红糖水的时间,最好是在产后4-5天。生完孩子后不能立刻节食。如果产妇在产后急着节食,母乳喂养的营养将会不足,导致新生儿营养不良,影响生长发育。产妇在产褥期需要补充大量的水分,以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以及乳汁的分泌,建议孕妇每天喝8-10杯水或者其它无糖饮料,以维持体内水分平衡。
结束语
女性在产褥期过程中,要注意均衡饮食,少吃一些生冷的食物,注意补充钙和铁,注意水分摄入,只有这样,女性才能更好地度过产褥期,尽早回归正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