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周围神经损伤康复护理

时间 :2024-03-12 作者 :陈桂林 来源: 嘉祥县人民医院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icon_pdf证书

(一)定义

周围神经病损是指周围神经干或其分支因病损导致其组织的运动、感觉或自主神经的结构或功能障碍。

(二)症状体征

1.肢体畸形。

2.运动功能障碍:主动运动、肌张力和反射消失。

3.感觉功能障碍:表现为麻木、刺痛、灼痛、感觉过敏等。

4.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皮肤温度升高、潮红和干燥。

5.反射功能障碍:深反射、浅反射减弱或消失,早期偶有深反射亢进。

(三)护理问题

1.自理能力下降:与运动功能障碍有关。

2.舒适的改变:与感觉异常有关。

3.焦虑:与担心预后不佳有关。

4.知识缺乏:缺乏疾病相关知识。

(四)康复护理措施

一、早期康复护理措施

1.保持良肢位  应用矫形器、石膏托等,将受损肢体的关节保持功能位。

2.受损肢体的主动、被动运动 受损肢体各关节早期应做全方位的被动运动,每天至少1-2次,每次各方向3-5次,保证受损各关节的活动范围。若受损范围较轻,需进行主动运动。

3.受损肢体肿痛的护理  抬高患肢,弹力绷带压迫,患肢做轻柔的向心按摩与被动运动,热敷、温水浴、红外线等方法也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组织水肿和疼痛。

4.受损部位的保护对受损部位应加强保护,如戴手套、穿袜子等。若出现外伤,可选择适当的物理方法,如紫外线、超短波、微波等温热疗法,但须慎重,避免造成感觉丧失部位的烫伤。

二、恢复期康复护理措施

急性期5-10天,炎症水肿消退后,进入恢复期。此期的重点是促进神经再生,保持肌肉力量,增强肌力,促进运动、感觉功能恢复。

1.神经电刺激疗法

2.肌力训练

3.作业疗法

4.ADL训练:在进行肌力训练时,应注意结合日常生活活动训练。如练习洗脸、梳头、穿衣、踏自行车等。

5.心理护理;周围神经病损病人,往往伴有心理问题。护师可通过宣教、咨询、示范等方式来消除或减轻病人的心理障碍,使其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地进行康复治疗。

(五)健康宣教

1.病人的再教育

1)首先必须让病人意识到依靠医生和治疗师,不能使受伤的肢体功能完全恢复,病人应积极主动的参与治疗

2)早期在病情允许下,进行肢体活动,以预防水肿、挛缩等并发症

3)周围神经病损病人常有感觉丧失,因此失去了对疼痛的保护机制,无感觉区容易被灼伤或撞伤,导致伤口愈合困难

4)必须教育病人不要用无感觉的部位去接触危险的物体,如转运中的机器、搬运重物

5)烧饭、吸烟时易被烫伤

6)有感觉缺失的手要戴手套保护

7)若坐骨神经或腓总神经损伤,应保护足底,特别是穿鞋时,防止足的磨损

8)无感觉区易发生压迫溃疡,夹板或石膏固定时应注意皮肤是否发红或破损,若出现石膏、夹板的松脱、碎裂,应立即去就诊。

2.恢复期训练指导原则

1)在运动功能恢复期,不使用代偿性训练,运动功能无法恢复时,再使用代偿功能,注意不能造成肢体畸形。

2)伴有感觉障碍时要防止皮肤损害,禁忌做过伸性运动

3)如果挛缩的肌肉和缩短的韧带有固定关节的作用时,以保持原状。

4)作业训练应适度,不可过分疲劳。

3.日常生活的康复指导内容

1)指导病人学会日常生活活动自理,肢体功能障碍较重者,应指导病人改变生活方式,如单手穿衣、进食等。

2)注意保护患肢,接触热水壶、热锅时,应戴手套,防止烫伤。

3)外出或日常活动时,应避免与他人碰撞肢体,必要时佩戴支具保持患肢功能位。

4)指导并鼓励病人在工作、生活中尽可能多用患肢,将康复训练贯穿于日常生活中,促进功能早日恢复。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