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揭秘超声波在医学中的奥秘

时间 :2024-03-12 作者 : 刘娜 来源:平邑县铜石镇卫生院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icon_pdf证书

超声波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波长极短的机械波,于空气中波长不足2cm 其必须依赖于介质完成传播,难以存在于真空。其在水中传播距离较空气中远,但由于其波长短,于空气中损耗较大,易散射,可运用于清洗、碎石及杀菌消毒等方面,广泛运用于医学、通信及探测等行业中。那超声波在医学领域中到底有哪些奥秘呢?接下来,就重点取探索关于超声波在医学上的那些事儿!

科学家们视每秒中振动频率为声音频率,其单位为赫兹(Hz)。人类耳朵所能听到的声波频率为20~20000hz,所以,我们将频率>20000Hz声波视作“超声波”,运用于医学诊断超声波,其频率为1MHz~30MHz

超声在医学上有哪些用处呢?①诊断:B超:B超、彩超均于临床上得到广泛运用,为临床提供了有效的影像诊断,并为超声介入治疗提供基础。B超成像为人体发射超声波,经一定方向扫查后,依据测定回声延迟时间、强弱等进行脏器性质的判断。b颈颅多普勒:采取超声血流图进行多普勒波形的选择,以此来完成临床诊断,当超声波和远离探头液体相遇时,会降低回声频率,液向探头液体可进行探头接收信号的加强。经计算机技术完成表达,判断超声图像流动液体的方向、性质及流速。叠加于黑白超声图像上即彩色图像,一般这种技术多是监测血流速度。c超声听诊器:将超声多普勒信号转变至音频信号,有效判断血流速度,在音调高时,证实血流速度逐渐加快,反之,音调低时,血流流速变得迟缓,一般在产科、血管病科较为多见。d骨密度测定:于人体骨骼一侧予以超声波的发射,而在另一侧对骨骼超声能量开展测定,计算出骨骼内超声波衰减状况,明确骨骼密度。e超声内镜:是B超技术与内镜技术的有机结合,当前已有食道、腹腔镜等超声。f三、四维超声:采取专业探头扫查脏器,以计算机进行三维、四维的重建,通过加强时间参数使立体电影图像进行回访。g血管内超声:采取几毫米直径探头,借助介入技术将探头插入至血管,进行血管内状况的探查,以此辅助介入治疗。②治疗:超声波诊疗原理涉及3三个方面,其一为机械作用,其二为“内生热”温热作用,其三为机械与温热作用所致理化作用,超声波基于上述三个方面,经复杂神经-体液调节渠道进行生物效应及诊疗作用的发挥。各系统治疗作用:a神经系统:小剂量(设定0.75~1.25W/cm2)超声波利于降低炎性效应,加快神经损害愈合,强化疼痛阈值,纾解疼痛。小剂量移动法对大脑发挥作用,促进脑细胞功能修复;对间脑发挥作用,促进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对脊髓发挥作用,可影响感觉、运动神经传导进程。采取超声波(1W/cm2),对星状神经节发挥作用,可使手指皮温升高3℃,对腰交感神经节发挥作用,可促进同侧下肢血液循环,升高皮温。c循环系统:心前区作用后可强化心肌收缩力,提高冠脉扩张力,改善血管痉挛,并且促使侧支循环建立,修复心肌细胞。c骨骼肌肉:超声波于骨质疏松诊疗中具较好效果,可促进骨折愈合,加快骨痂生长。中等剂量超声波具软化、消散之效,加快水肿吸收。d消化系统:小剂量利于加快胃肠蠕动,促进胃酸分泌;加快肝细胞再生,纠正肝脏功能。

超声波有哪些适应症与禁忌症?①骨外科疾病:如骨折、骨折术后、肌肉劳损、瘢痕组织、腱鞘炎、肩周炎等。②神经科病症:脑卒中、脊髓损伤;三叉神经痛、幻肢痛等。③妇科疾病:急性乳腺炎、附件炎、外阴瘙痒等。④耳鼻喉科:如鼻窦炎、乳突炎等。⑤皮肤科:瘙痒症、神经性皮炎等。禁忌症如恶性肿瘤、放置心脏起搏器及孕妇腰骶部等。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