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中医药怎样治疗心肌炎

时间 :2024-02-29 作者 :​ 战丽丽 来源: 东平县中医院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心肌炎是指心肌局限性或弥漫性的急性或慢性炎症性病变。心肌,正像我们所知的,它支持着人体心脏正常工作,当它发生病变时,轻症可能导致一些细微改变,患者并无感觉,重症则会影响心脏功能,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比如心脏衰竭、猝死等。


一、心肌炎的病因有哪些


心肌炎的已知病因有多种,最常见的病因为病毒感染。其次,细菌、真菌、螺旋体、立克次体、原虫、蠕虫等感染也可引起心肌炎,但相对少见。另外,一些非感染性因素也可导致心肌炎,主要包括药物、毒物、放射、结缔组织病、血管炎、巨细胞心肌炎、结节病等


引起心肌感染的最常见病毒有柯萨奇B组病毒、Echo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等,尤其是柯萨奇B组病毒占30%50%。此外,其他病毒如人类腺病毒、流感病毒、EB病毒、巨细胞病毒、风疹、单纯疹、脑炎/肝炎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等也可能引起心肌炎


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机制主要包括

1病毒直接造成心肌损害

2病毒与机体的免疫反应共同作用导致心肌受损。病毒介导的免疫损害主要是由T淋巴细胞介导,此外还有多种细胞因子和NO等介导的心肌损害和微血管损害


二、治疗心肌炎的方法


中医治疗心肌炎分为三个时期,初期、中期和后期,根据不同时期所对应的证型选用相应的中药方。


1、初期:

1)邪陷心包:外邪内舍于心,心神受扰,治以辛凉解表、清热解毒、活血宁心,代表方为银翘散加减。


2、中期:

1)气阴两虚证:气虚兼阴虚,心失濡养,治以益气养阴,代表方为黄芪生脉饮。见心悸怔忡,胸闷气短,低热,心烦,口干咽燥,盗汗或自汗,面色少华,失眠多梦,神疲乏力,舌质淡红或偏红,少津,脉细弱兼数或结代。治法:益气养阴,宁心复脉。方药:炙甘草汤加减,知母,黄柏,生地,玉竹,麦冬,龙骨,牡蛎,酸枣仁,柏子仁,党参,炙甘草。

2邪毒犯心证,见先有发热,全身酸痛,头痛,咽喉疼痛,咳嗽,流涕等症,数天后出现心烦心悸,胸部闷痛,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脉来疾数或结代,心律不齐,舌尖偏红,苔黄厚腻。治法:清热解毒,祛邪宁心。方药:银翘散加减,银花,连翘,板蓝根,苦参,羌活,太子参,丹参,麦冬,柏子仁,炙甘草。

3)心脾血虚证:心脾两亏,脏失所养,治以心脾并补、益气养血,代表方为归脾汤。见心悸气短,动则加甚,平时经常头晕目眩,面色无华,倦怠无力,纳呆腹胀,大便偏稀或溏薄,脉象细弱或见结代,舌淡苔薄。治法:健脾宁心,补血安神。方药:归脾汤加减,黄芪,当归,阿胶,龙眼肉,柏子仁,酸枣仁,茯神,生地,丹参,炙甘草。

4)痰邪阻络证:痰阻经络,清窍失养,治以理气通络、降逆化痰,代表方为枳实薤白桂枝汤。

5)瘀血阻络证:瘀血阻滞经络,气机运行不畅,治以活血理气,代表方为血府逐瘀汤。

6)阴虚火旺证:虚火旺盛,上扰心神,治以滋阴降火、宁心安神,代表方为天王补心丹。


3、后期:

1)气陷证:久病体虚,大气下陷,治以升举脏气,代表方为升陷汤或补中益气汤。

2)阴阳两虚证:久病迁延,阴阳两亏,治以补益心液、温通心阳,代表方为炙甘草汤或复脉汤。


心肌炎可能还有其他病因,建议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诊断,尽早明确病因后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结合个人情况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避免贻误病情导致症状加重。


三、心肌炎的预防


1增强自身体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作息规律,适当锻炼,以提高机体免疫力。

2饮食保证机体营养充足、均衡,以对抗疾病。

3预防感染大多数心肌炎是因病毒感染所致,因此应注意预防呼吸道和肠道的感染。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期,尽量避免去人群聚集的地方。外出时佩戴口罩,居室内每天进行通风

4疫苗目前尚无针对心肌炎的特异性疫苗。易感者可在流感流行期间注射流感疫苗,预防流感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