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ICU患者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如何护理

时间 :2024-02-28 作者 :​ 王炜瑶 来源: 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重症医学科(天津市南开医院)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icon_pdf证书

肠内营养是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常用的营养支持方式,用来维持患者的身体机能和免疫力。但在实施过程中,常出现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的问题,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还可能导致患者体内电解质紊乱、增加感染风险,影响患者的康复。因此,肠内营养作为一种经济、便捷的营养支持方式,对ICU患者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的护理至关重要。本文将为大家详细介绍如何护理ICU患者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的原因  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是指在进行肠内营养时出现的腹泻症状。往往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包括营养液的成分、输注速度、输注量,以及患者自身的健康状况等。从营养液成分来说,某些营养液中的成分可能引起腹泻。例如,高含量的脂肪、糖类或盐,都可能对肠道产生刺激,导致腹泻。此外,某些添加剂如调味剂、色素等也可能引发腹泻。从营养液渗透压来说,如果营养液的渗透压过高,会使患者肠道细胞内的水分进入肠腔,引起腹泻。一般来说,低渗透压的营养液更易于被肠道吸收,但也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导致腹泻。从肠道感染来说,在进行肠内营养时,如果患者发生肠道感染,可能导致腹泻。这种感染可能由细菌、病毒等引起,通常伴随着其他症状,如发热、腹痛等。从营养液温度来说,如果营养液的温度过低,会刺激肠道,导致腹泻。一般来说,将营养液加热至适宜温度并保持温度稳定,有助于减少对肠道的刺激,防止腹泻。从输注速度和量来说,输注速度过快或输注量过大,超过了肠道的吸收能力,也可能导致腹泻。在某些情况下,减少输注速度或调整输注量可以防止腹泻的发生。从其他药物因素来说,某些药物可能与肠内营养产生交互作用,导致腹泻。例如,抗凝药物、抗肿瘤药物等可能对肠道产生刺激,引发腹泻。从患者健康状况来说,患者的健康状况也是影响腹泻的因素之一。例如,肠道功能受损、免疫系统较弱的患者,更容易出现腹泻。这类患者往往需要更严格的营养支持和药物治疗来改善他们的健康状况。

2.、护理措施  要对ICU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患者进行有效护理,需要从各方面开展。首先,对于有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的患者,可以适当降低营养液的脂肪含量,或选择更加易于吸收的营养配方。同时,调整营养液的输注速度,使肠道有足够的时间吸收营养物质。这样可以有效地减轻或避免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的发生,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其次,给予患者的输注营养液温度应接近正常体温,以避免因冷刺激导致患者肠道痉挛和腹泻。这样可以减少患者的不适感,促进肠道功能的恢复。再者,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的营养状况、肠道功能等进行定期评估,以便及时调整肠内营养方案。这样可以更好地了解患者的康复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在此过程中,腹泻可能导致患者的皮肤刺激和破损。医护人员需要指导患者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及时更换床单等用品,以预防皮肤感染。这样可以有效地减少皮肤感染的发生,促进患者的康复。同时,医护人员需要密切关注患者排便的次数、性状和量,以及时发现腹泻并采取相应措施。以此更好地了解患者的排便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最后,医护人员需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因操作不当引起的患者腹泻。此外,医护人员需要及时对患者及家属进行肠内营养相关知识的教育,使其了解肠内营养的重要性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自我管理能力。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自我管理能力,促进患者的康复。

总而言之,对ICU患者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的护理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包括患者的具体情况、营养液的选择和输注方式等。通过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降低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同时,医护人员应不断更新相关知识,提高护理技能,以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