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伤口护理,并不只是换药那么简单!

时间 :2024-02-28 作者 : 李青 来源: ​济南市济阳区人民医院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icon_pdf证书

对创伤或者手术后的伤口进行护理就是伤口护理,通常需要护理人员对患者的伤口进行专业化、细致化的护理,但是大多数人对伤口的护理工作并不了解,片面的认为,伤口护理只是简单的换药,但是实际上伤口护理并不是像你想的那么简单。

  1. 影响伤口愈合的因素

1.1感染:最常见的原因是感染,常见的致病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大肠埃希菌、绿脓杆菌等。

1.2异物存留-排异反应:伤口内残留的异物,包括坏死的组织细胞碎片,手术缝合线、灰尘、毛发、其他物体、切口敷料残渣等异物,都会阻碍愈合。

1.3血液循环障碍:切口缝合或包扎过紧,严重的休克可导致局部组织缺血缺氧,代谢产物无法及时清除,抑制细胞增殖,影响切口愈合。

1.4全身性要素

1.4.1营养不良:长期进食受限、消化吸收不良、肝硬化、慢性肾功能衰竭等慢性消耗性疾病都会导致蛋白质含量偏低,导致伤口愈合所需要的各种蛋白质及氨基酸不能满足手术切口愈合的需要。

1.4.2糖尿病:机体免疫力低下和动脉硬化等因素对手术切口愈合有一定的影响。

1.4.3年龄因素:年老体弱的人应激能力降低,代谢能力下降,伤口愈合缓慢。

1.4.4免疫功能低下:如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近期接受过化疗或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患者,手术切口愈合速度较慢。

1.4.5肥胖症:脂肪组织供血相对不足,过多的脂肪组织会增加切口张力,使切口局部血流受阻。

2.伤口护理方法

2.1换药是每个术后或者外伤病人都要做的,甚至是经常做的事情,首先要看伤口表面的敷料是不是干净,有没有被伤口渗出液浸透,用敷料就能简单的判断伤口的渗出量,和以前换药时的观察结果相比较,来判断伤口的愈合情况。根据表面敷料的颜色,可初步判断渗出物的性质,判断是细菌数量增多还是感染。

2.2揭开敷料以后,就能直接看到伤口了,要注意伤口的愈合情况,伤口表面和周围有没有红肿,有没有渗出,伤口皮下有没有积液,有没有积血,有没有波动,有没有出血,从伤口表面的情况可以得到很多的信息,这样才能更好的观察伤口的愈合情况,以便及时的进行治疗。

2.3观察伤口以后,要根据具体情况对伤口进行清洗,将坏死组织清除干净。换药操作的目的是为伤口提供无菌环境,避免感染,为伤口提供有利生长的环境。所以观察完伤口后,我们要做的就是对伤口和周围的皮肤进行消毒(消毒的范围也是有要求的),根据不同的伤口情况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对于渗出比较多、皮下积液比较多的伤口,可以挤压,将皮下淤积的液体引出来,促进伤口愈合,如果有感染,可以用渗出液做细菌培养。对于较大的伤口,可以用生理盐水冲洗,以除去伤口表面的杂质,保持伤口的湿润。局部肿胀可以使用高渗盐水或者是有利于消肿的液体敷料。

2.4压力性损伤、糖尿病足、下肢动静脉溃疡、Ⅲ度烧烫伤等慢性难愈性创面,不仅要对局部创面进行评价,还要对病人进行系统的评估,了解影响创面愈合的因素,并针对基础疾病的特点和创面的不同,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案,在需要的时候,需要多科室的协作来诊断和治疗,最终的目标就是创造一个有利于伤口愈合的环境,当覆盖新的敷料时,需要考虑敷料的层数。

2.5定期观察伤口愈合情况对于保证伤口愈合非常重要,所以需要特别注意伤口周围有没有红肿、渗液的情况。这可能是被感染的症状,应该立即报告医生。患者应该注意如果有局部体温升高,这可能是感染的信号。如果患者出现发热,特别是伴有寒战、畏寒等症状,可能是感染的表现,需要及时就医。

结束语

伤口护理除了需要进行换药外,还要注意配合饮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质和维生素,这样才能预防患者的伤口感染,能够帮助患者的伤口更快愈合,所以我们应意识到伤口护理的重要性,了解一些伤口护理相关知识,这样才能提高患者的伤口护理质量,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