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中药巧治胃炎胃溃疡,中医界早成共识

时间 :2024-02-28 作者 :​ 果娟娟 来源: 黄冈市人民医院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胃炎胃溃疡作为临床中最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有着难治、反复发作等特征,临床中针对胃炎胃溃疡的治疗主要采用药物治疗和一般治疗,以缓解不适现象。其实,中医治疗胃炎胃溃疡也有着显著的疗效,其中一些中药治疗胃炎胃溃疡已经达成了共识,能够很好地缓解胃炎胃溃疡症状和促进康复。以下我们就围绕这一主题进行论述,以供参考。

  1. 中医视角下,胃炎胃溃疡的发生机制你了解吗?

中医治疗疾病强调辨证施治,会根据不同的病因病机采取相应的药物或治疗手段,在调整机体阴阳平衡的同时针对病灶进行治疗改善,治疗效果显著。中医认为胃炎胃溃疡的发生主要与以下几种因素有关:

1.1饮食不规律

生活中经常出现不规律饮食,或者过食辛辣、油腻、生冷等食物会导致脾胃受损,相应的运化能力也会受损或者失常,长期不关注会致使胃黏膜受损,从而引发胃炎胃溃疡。

1.2情志失调

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生与消极情绪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生活中若是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情绪状态下会影响到肝气的疏泄,导致肝胃不和,胃气上逆就会损伤胃黏膜,从而形成胃炎胃溃疡。

1.3劳累过度

若是机体长期处于过度劳累等状态下,会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相应的外邪可能会进入机体损伤脾气,导致脾胃虚弱,脾胃功能也会受到影响,致使胃黏膜失去滋养,最终导致胃炎胃溃疡。

1.4寒热邪气

当机体的免疫力降低时会导致外邪入侵,如寒邪、热邪等进入到机体后会使得胃黏膜受损,引起胃炎胃溃疡。

1.5脾胃虚弱

由于先天脾胃虚弱或在后期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脾胃受损且未恢复,也会造成胃黏膜失养,进而形成胃炎胃溃疡。

1.6湿热蕴结

中医认为湿热内蕴会导致脾胃运化失常,由此会造成胃黏膜受损,继而引发胃炎胃溃疡。

1.7气血不足

除却以上因素外,长期疾病未得到治愈也会导致气血不足,胃黏膜失养,可能会形成胃炎胃溃疡。

2.中药巧治胃炎胃溃疡,不妨来了解下

很多人认为胃炎胃溃疡中医没有效果。其实不然,经过临床论证发现,一些中药对胃炎胃溃疡患者有着极大的助益,能够缓解诸多不适症状。以下就对常用的中药进行论述。

2.1胃溃疡的经验方

胃溃疡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若是不能及时干预和治疗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在中医视角下,针对胃溃疡的治疗可以使用蒲公英,取得的效果显著。经验方为蒲公英50克,加水300毫升,煎取2次,共取药液150毫升,然后加入白及粉30克,调成糊状,并将其分为2份,早晚空腹服用,连续使用6周即可出现显著效果,而且这一经验方对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也有效果。

2.2胃炎、胃溃疡经验方

可以选取20克蒲公英,并将其研磨成细末,使用开水浸泡30分钟之后代茶饮,每天一剂,一个疗程为一个月,也有显著的效果。不瞒大家,使用蒲公英治疗胃炎胃溃疡是中医界的共识,而且近些年经临床验证发现,蒲公英对幽门螺杆菌有抑制作用,还能够减少溃疡性病变对胃黏膜的刺激,因此这一药物在胃炎胃溃疡的治疗中广泛应用。

2.3辨证施治

在上述观点的分析中明确指出,中医治疗疾病是围绕辨证施治为原则进行的,这就说明在胃炎胃溃疡的中药治疗中会首先了解患者的发病机制,然后根据具体原因采取相应的中药疗法,由此才能够保障治疗效果。针对胃炎胃溃疡患者的辨证施治分析如下所示:

  1. 肝胃不和:针对这一类型的患者可以选择疏肝理气(调理肝脏气机郁滞)、和胃止痛的药物治疗,包括柴胡疏肝散。

  2. 肝胃郁热:针对这一类型患者需要选择清泻郁热、理气和胃等药物,包括黄连温胆汤等。
  3. 脾胃虚寒:这一患者是因为脾胃阳气虚弱,所以在治疗调节中可以使用温中散寒(以温暖脾胃的药驱散寒邪)的药物,包括理中汤黄芪建中汤。

总之,胃炎胃溃疡如若任其发展,对人身体影响颇大,不注意日常调养和管理会导致症状持续加重,甚至诱发更为严重的问题,比如:上消化道出血,溃疡穿孔,胃癌等等而严重危及生命。为避免此类事件发生,不妨试试上述中药,说不定有奇效哦。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