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慢性肝炎与肝硬化的中医诊治须知

时间 :2024-02-28 作者 :​ 汉利 来源: 日照市中医医院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icon_pdf证书

慢性肝炎、肝硬化均是肝脏病变,但两者不能混为一谈,临床诊断与治疗也存在差异。文章简单概述两种疾病的中医诊治。

一、中医诊断

1.慢性肝炎

这是西医名称,中医将该病纳入“胁痛、肝瘟”等范畴。中医学对该病病因做出较多研究,包含以下几点:该病属疫气,多因湿热疫气侵袭导致,胶固难解,故损伤肝脾,损伤气血阴阳,诱发慢性肝炎;该病因外受湿热疫毒导致,毒与内湿有效结合,导致湿热蕴结,滞留不去,疾病反复不愈,最终形成慢性肝炎;该病因阴血不足导致,其中肝阴不足属于疾病发生的病理基础。

2.肝硬化

这是西医名称,中医将该病纳入“胁痛、黄疸、鼓胀”等范畴。。中医学对该病病因做出较多研究,包含以下几点:肝脏、脾脏、肾脏三个器官的功能均发生失调,有气滞血瘀与水停瘀结腹中表现,继而形成疾病,该病本虚标实且虚实夹杂;正气虚弱、肝气郁结、气滞血瘀与痰瘀阻滞血络导致肝脾肾失调,令三焦气化不利于水湿不化,最终聚水而胀,形成肝硬化;肝脾肾功能失调,导致气血水互相搏结,诱发气滞血瘀与水停腹中表现,最终形成疾病。

二、中医治疗

1.慢性肝炎

中医治疗慢性肝炎有丰富经验,均可发挥一定作用,包含以下几种:(1)中医辨证论治:郁热相火证采用解郁合欢汤治疗,血热相火证采用茜兰汤治疗,湿热相火证采用桃红化浊汤治疗,阴虚相火证采用补肝益气汤治疗,相火虚衰证采用桂附二仙汤治疗,均可获得理想治疗效果。(2)中医经典方剂:在明确慢性肝炎发生原因且进行中医辨证分型的基础上,选择经典方剂也能获得理想治疗效果。慢性肝炎采用健脾活血解毒法治疗,可有效改善中医证候、各项症状体征、肝功能指标以及肝纤维化指标。慢性肝炎采用补肾法治疗,也可获得显著效果,该法是治本之法,能够在改善各项症状体征的基础上,帮助患者祛除慢性肝炎诱因,促使患者肝脏恢复到最理想状态,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肝脏功能,提高肝脏健康水平。

2.肝硬化

该病的中医治疗方案较多,不同方案具有不同效果。(1)中医辨证论治:可将该病分成六个证型,不同证型提供不同治疗。肝气郁结证选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湿热蕴结证选用中消分满丸合茵陈蒿汤加减治疗,水湿内阻证选用实脾饮加减治疗,脾肾阳虚证选用附子理中丸合五苓散加减治疗,肝肾阴虚证选用一贯煎合膈下逐瘀汤加减治疗,瘀血阻络证选用膈下逐瘀汤加减治疗,均可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2)中医经典方剂:对于发生肝硬化腹水患者,应从健脾疏肝与清热利湿两方面着手治疗,鉴于患者的肝硬化瘀血内结是日久形成,故治疗时间较长,选用经典方剂后遵医嘱长期用药,可获得较好效果。其中湿热型患者采用龙柴方合茵陈四苓散加减治疗,具有理想疗效。

三、注意事项

慢性肝炎与肝硬化发生后均需积极治疗,但治疗期间也需明确相关注意事项,才能促使患者尽早恢复健康。不管是肝炎还是肝硬化,确诊后一定要遵从医嘱治疗疾病,不管所用治疗方案是什么,在医生建议患者进行该项治疗,患者经济实力达到治疗要求后,一定要遵从医嘱。鉴于两种疾病的治疗时间均比较长,所以患者治疗期间一定不能懈怠,一定要遵医嘱,一定要定时复查,基于复查结果遵从医嘱调整治疗方案。治疗期间还需注意日常生活,比如主动进行消毒隔离,减少和亲朋好友的接触频率,尤其是病情严重时,尽可能不要感染他人。患者生活起居情况直接影响治疗效果,所以需加强日常生活护理,比如居住环境早晚通风,及时打扫卫生,调节温湿度,保证居住舒适度。日常饮食尽量清淡有营养,以高蛋白质、高维生素食物为主。

四、小结

慢性肝炎与肝硬化均是比较常见的肝脏疾病,尽早实施中医学诊断与治疗,可及时明确患者的中医证候,完成辨证分型,指导临床结合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进行对症治疗,有效改善患者各项症状体征的同时,有效调节患者的脏腑功能,预防疾病迁延不愈、反复发作。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