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和脑梗均为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因病因类型不同,患者的影像学检查表现为存在一定差异,在颅脑CT检查中,脑梗患者主以低密度病灶为主,脑出血患者多以高密度病灶为主。脑出血与脑梗会引起患者在短时间内颅内压升高、脑水肿、意识障碍等病理改变,脑组织和脑细胞因缺氧、缺血坏死,进而影响到神经功能损害,需要及时的采取有效措施来抑制脑细胞的死亡,恢复供血。因脑出血与脑梗患者多会在治疗后出现行为和意识能力障碍,所以期间的康复、护理等手段在改善患者术后生存质量方面也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
一、什么是脑出血和脑梗?
脑出血和脑梗的起病方式、病因类型不同,因此临床症状也存在一定差异。脑梗死的病因常见有动脉瘤、高血压、血压异常等,症状取决于患者的具体血肿大小、出血位置或者体质状态。而脑梗的病因有高血糖、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常见一侧肢体刺痛麻木,突然丧失运动能力和语言能力。脑出血和脑梗可在短时间内影响到脑内血液的供应能力,富氧血液降低,会损伤到脑细胞,若无法得到及时的诊治,则会对脑细胞造成永久性的损伤,降低患者预后的生活质量。在治疗原则上,对于脑梗患者多以保守治疗为主,而针对于脑出血患者若符合适应症则可尽早的使用手术对治。
二、脑出血和脑梗死的护理要点和康复1.脑出血和脑梗护理要点
(1)心理疏导护理。脑出血和脑梗患者多数情况下会合并高血压,为了避免血压的反复增高,在日常需要注重维护患者情绪的稳定,减少不良刺激,导致疾病反复发作。患者在治疗和康复期间活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受到一定局限,可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烦闷、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为了减轻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过度集中,可以通过心理暗示、轻音乐播放、听书、讲故事等方式来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其次是注重家属亲情关怀,让患者能感受到家属的爱护和支持。
(2)生理护理。脑出血和脑梗患者在急性期需要保证绝对卧床休息,对于病情危急的患者,还需在48h内做禁食处理。动态检测体温、血压、心率等特征变化,选择对应的降温方式。期间患者的行为和意识受损,所以需要及时清理口腔、气管的分泌物,重视口腔卫生护理,维持呼吸道通畅。为了减少感染、压疮等并发症发生率,还需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定期翻身叩背,避免病情加重危急到生命。
2.脑出血和脑梗康复建议
分析到脑出血与脑梗患者在治疗期间语言功能、肢体功能、意识能力等均可能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所以在护理期间还需基于患者的具体病情和耐受程度来制定适宜的康复计划。针对于半身不遂的患者,可以为其进行被动患者主动的功能锻炼,并辅以按摩、电疗、针灸等手段来避免肌肉的萎缩,逐渐促进知觉神经的恢复。脑出血与脑梗患者肢体功能最佳的恢复时机为发病后的1~2周之内,康复建议可以针对于患者的肌力偏瘫程度、意识状况来制定针对性的早期康复方式。对于急性期的卧床患者,建议使用被动的肢体弯曲、翻身、舒展等运动,逐渐增加站立、步态行走等锻炼,等待病情稳定后,可以注重培养穿衣洗漱、进餐、大小便等方面的生理自理能力康复训练。部分患者在发病后会出现语言失用、构音障碍、阅读障碍等问题,在康复训练时多建议结合患者当前语言表达能力来选择性使用语词表达、语言勾引训练、语句表达等训练,必要时配合物理针灸、运动器械等方式来反复刺激语言、听觉神经,降低残障率。
结语综上所述,脑出血和脑梗患者多数情况会合并基础性疾病,如高血糖、高血压等,所以在护理方面需加强对患者生命体征的检测,关注病情变化状态,养成遵医用药习惯,为了减少疾病复发的风险,还需顾及对饮食、生活作息、睡眠、心理、运动锻炼等方面的康复护理干预,最大程度上促进患者的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