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体检查出的早期肺癌越来越多,CT检查方式普及,与X线胸片相比较,CT对肺内小结节,尤其是小于1cm的结节诊断率较高。所以,为了显著提升早期肺癌确诊率,需要进行CT诊断。肺部小结节属于临床较为常见的疾病,代表直径≤3cm,病因不明确的多系统肉芽肿性病变。基于医学影像学技术的持续发展,肺部小结节检出率显著提升,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大约30%-40%小结节疑似恶性。所以,早期确定肺部小结节性质,进行良性与恶性的准确判断,对早期手术治疗、改善预后效果来说十分重要。
肺部小结节疾病的CT检查方式
1.常规CT平扫
常规CT平扫,属于应用范围十分广泛的CT平扫方式,对设备提出的要求比较低,许多基层医院有配备,价格较低,属于一般体检进行的胸部CT。普通CT平扫的层距,大约为8-10mm,扫描的速度快,更加适合急诊。设备的新旧,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图像清晰度,先进的设备能发现肺部小结节。因为层距过宽,可能出现肺小结节漏诊的情况,尤其是<10mm的结节。
2.高分辨率薄层CT平扫
薄层CT,属于层距较小的CT,层距达到5mm就是薄层CT。为了达到更小层距,则要使用更先进、分辨率更高的CT。层距更小、分辨率更高的算法、更大矩阵,可以带来更多信息。针对于肺部疾病来说,常见的方式就是高分辨率薄层CT,与常规CT检查方式系相比,具有精度较高、分辨率较强的情况,可以充分了解肺内细小结构。
3.肺小结节三维重建CT平扫
肺小结节三维重建CT平扫层距更小,一般<2mm,使用新的多排HRCT,对肺小结节的分辨率更高。除此之外,还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①精确对肺小结节密度进行测定,结合C/T的比值,了解肺小结节为纯磨玻璃结节、实性结节。②对肺小结节、血管的关系进行观察,血供对肺小结节的恶性判断具有较高价值。③对肺小结节体积、结节倍增的时间进行计算,也是对良性与恶性结节进行判断的基础依据。④以计算机获得三维立体成像,对结节的实际边缘、形态进行观察。⑤以特殊软件,重建结节与血管关系,清晰的进行结节定位,属于精准解剖性肺切除术的关键保障。CT检查的层距越小,越有助于对肺小结节的大小进行判断。
4.低剂量螺旋CT(LDCT)
低剂量螺旋CT、与普通CT的区别则是低剂量螺旋CT辐射剂量比较小,大约是普通CT的1/4,更适合单位体检筛查、短期内要多次进行检查的人群,但是相对来说价格比较高。在肺癌筛查中,LDCT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全面开展LDCT肺癌筛查工作,体检中心、呼吸科、胸外科及肺结节相关门诊可以对高危人群进行LDCT筛查,临床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发现大量胸片没有发现早期肺癌,进行胸外科微创手术的方式,可以以最小创伤获得较高疗效,患者满意度比较高。
肺部小结节疾病的CT诊断
在肺内,肺小结节被肺实质完全包裹,单纯肺小结节的患者没有典型的病症,但多合并肺部囊肿、肺结核、肺癌等肺部疾病影像学表现,患者临床诊断存在许多困难,还容易出现漏诊、误诊的情况。从临床研究结果了解到,大约85%以上的肺小结节属于良性病变,但是也有15%肺小结节是恶性。所以,早期实行肺小结节疾病性质做出明确诊断,可以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切实改善预后效果。临床对肺小结节进行诊断,确定结节的物质,主要就是以CT检查、X线检查方式为主。肿瘤标志物操作形式复杂,X线敏感度相对较低,诊断正确率低。所以,这两种检查方式都有弊端。CT发展为度肺小结节进行检查的关键形式,随着CT诊断技术水平显著提升,肺小结节诊断准确率随之提升。CT诊断方式,有助于确定病灶的大小、形态、数量、密度等,进而为临床诊断提供科学化的参考依据。CT检查方式扫描时间比较短,操作更加简单,获得的图像也表清晰。CT诊断中,能发现良性结节、恶性结节的影像学特点。恶性肺小结节肺部组织的结构改变,显著大于良性肺小结节,主要就是因为恶性肺小结节病灶周围血管及肺实质结构改变。恶性结节内部细胞代谢旺盛,对血管组织的依赖程度较高,能够为影像学诊断及结节的良恶性判断提供相应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