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塞是一种很常见的脑血管疾病,是因为脑部的血液供应有障碍,缺血、缺氧等所导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在当今社会,脑梗的发病率持续增高,并且逐渐年轻化,因此,发病后会留下很多后遗症,对人们的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那么脑梗后遗症应该怎么护理呢?
脑梗常见的后遗症
(1)头晕头痛
脑梗后会出现头晕、头痛,是脑梗后遗症很常见的一种,这是由于缺氧缺血引发组织细胞坏死而造成的,严重时还会出现恶心、呕吐,并且患者的恢复程度不同,这种症状的程度也会有所差异。
(2)运动障碍
脑梗发作以后,患者的运动神经细胞会因为血管堵塞而坏死,造成运动功能障碍,大多数患者一般会出现一侧肢体没劲,无法拿东西、容易摔倒等,严重时还会失去知觉,影响正常生活。
(3)语言障碍
患者会出现语言的功能障碍,这也是常见的后遗症之一,出现会失语症或言语异常等,主要表现为日常说话含糊不清、发音困难等。
(4)感知障碍
脑梗塞发作以后,对脑部产生了强烈的刺激,病情后遗症会引发患者出现感知能力障碍,情况严重者患者会出现某种程度和不同类型的知觉丧失,触觉、味觉、痛觉都会产生很大的变化。
(5)认知障碍
脑梗后会造成大脑皮层的损伤,额叶或颞叶发生缺血、梗死,导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会出现记忆力减退、思维混乱,还有痴呆等表现,严重者会出现精神异常,不能控制情绪等。
2.脑梗后遗症的日常护理
(1)保持清洁卫生
患者因为后遗症影响,会出现不能自理,家属需要帮助患者进行卫生清理,保持个人的卫生清洁,能避免褥疮和感染的情况发生。
(2)预防肺部感染
大部分脑梗患者可能要长期卧床,就会导致抵抗力下降,容易引发肺部感染,在季节交替时,气温下降,要谨防感染,若是出现症状,就要及时就医,不然就会引发不同程度的呼吸道疾病以及肺部疾病。
(3)稳定患者情绪、心态
脑梗患者会出现手脚不协调、不动等情况,身体感知以及功能出现障碍,患者的心态就会发生巨大变化,会出现焦虑、紧张的情绪,影响身体的内分泌,不利于身体恢复,家属要稳定患者的心态,开导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4)进行康复锻炼
患者会出现各种肢体障碍,因此要进行康复训练,运动能刺激患侧肢体和局部神经,使部分功能可以得到有效恢复。一般是对患者进行肢体的功能锻炼,也可以结合推拿、针灸等。语言方面的障碍,患者可以多反复锻炼说话、发音。
(5)保证健康饮食
大部分脑梗患者会出现吞咽困难,不能正常进食,可以先吃流质食品,然后可以对病人进行吞咽锻炼,等病人恢复一部分功能之后,要多新鲜蔬菜、水果,限制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取,少吃甜食,并且要注意患者的荤素搭配、粗细混吃,吃清淡容易消化的食品。并且,患者还要多饮水,保持患者排尿通畅,预防尿路感染等。
(6)按时按量服药
家属要监督和督促按时按量服药,遵从医嘱,并且定期去医院复查。
(7)营造良好环境
要保持干燥、整洁的室内环境,经常通风、消毒,给患者营造一个和谐、温馨的气氛,有利于稳定患者的情绪。
3.结束语
总而言之,脑梗后遗症与早期治疗方法和护理情况有很大关系,因此,后遗症出现之后若没有进行适当的护理,会导致后遗症长期存在。脑梗塞的日常护理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患者和家属要相互配合,经过合理、科学的日常护理有效降低脑梗塞的复发率、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使患者能最大程度的恢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