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脂肪肝的超声表现及预防

时间 :2024-02-17 作者 :​ 姜艺 来源:聊城市人民医院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icon_pdf证书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医学检测手段的普及,使得社会人群中的脂肪肝发病率呈现逐年增长趋势。脂肪肝是指肝内脂肪颗粒在肝细胞内贮积超过肝重量的5%,或在组织学上有30%的肝细胞出现脂肪变性。轻度的脂肪肝患者无症状,较重者可有肝大、肝区疼痛和压痛,严重者可有食欲减退、黄疸、恶心及肝功能异常,长期的脂肪肝有可能发展成肝硬化。一般而言,脂肪肝属于可逆性疾病,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常可恢复正常。超声是诊断脂肪肝最为便捷的检查方式,其无创、无辐射、安全性高,二维超声诊断脂肪肝的准确性可达80%以上。

脂肪肝的超声表现:根据脂肪在肝内的分布情况,脂肪肝可以分为弥漫性脂肪肝和局灶性脂肪肝。

弥漫性脂肪肝:超声表现为肝均匀性增大、饱满,表面圆钝;肝实质回声弥漫性增强,分布均匀、细密,回声明显高于同侧肾皮质,两者形成新明的对比,故也称“明亮肝”。整个肝区透声差,肝实质深方因不同的声衰减而回声明显减低。肝内管道结构清晰度明显降低,纹理不清,严重者可无法显示。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肝内血流的灵敏度降低甚至难以显示。

局灶性脂肪肝:通常累及部分肝叶或肝段,超声表现为脂肪浸润部位的高回声区与正常肝组织的相对低回声区,两者分界较清,呈不规则片状。脂肪浸润区呈细密的单个或多个区域的高回声;有时在肝实质回声明显增强的背景下,在近肝门或胆囊周围可显示局限性低回声区,边界清、无包膜、无球体感。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不均匀回声区内无明显血流信号,或正常肝内血管穿入其中,走行正常。

预防: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控制脂肪肝的诱因及病因,是预防脂肪肝发生的主要措施。

1.科学膳食:科学的饮食方法是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动物性食物为辅,防止体内摄入过多的热量而转换成脂肪,尽可能养成不吃零食尤其是甜食及宵夜的习惯,忌暴饮暴食,以免扰乱体内正常的代谢功能而引发肥胖、脂肪肝、糖尿病的等疾病。

2.避免酗酒:酒精进入人体后,主要是在肝脏内进行转化与分解,酒精对肝细胞的毒性使肝细胞对脂肪酸的代谢分解发生障碍,引起肝内脂肪堆积而造成脂肪肝。饮酒越多,脂肪肝越严重,进而导致酒精性脂肪肝甚至是不可挽回的肝硬化。

3.体育锻炼:人体对于多余热量的利用,除了转换成我们体内的脂肪外,主要还通过体育活动消耗。在肥胖病形成的原因过程中,活动量少比摄食过多更为重要。因此,应根据自身健康的需要,进行中等运动量的锻炼,并持之以恒。避免久坐少动。

4.慎重用药:药物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可以治疗疾病,另一方面长期应用会损害肝脏,因为药物进入体内主要通过肝脏进行转化及解毒,用药不当会导致药物性肝病的发生。所以应当谨遵医嘱,合理用药,避免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合成雌激素、四环素及抗肿瘤药物等。

5.定期体检:对于有脂肪肝、高血压及糖尿病家族史或者既往确诊以上疾病的人群,应当定期体检,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把疾病扼杀在摇篮中。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