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属于慢性疾病的一种,该疾病会影响患者的全身各个器官,甚至还会影响到患者的足部,导致患者出现糖尿病足,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为了预防糖尿病患者出现糖尿病足,做好患者的足部护理是非常重要的,那么糖尿病患者该如何进行足部护理呢?
1.什么是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diabeticnephropathy,DM)是由糖尿病神经病变或血管病变引起的并发症,糖尿病是一种由外周神经病变和外周血管病变引起的足部疾病。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控制患肢症状及并发症,就有可能导致截肢甚至死亡,因此糖尿病足的防治应尽早进行。
2.糖尿病足的症状
糖尿病足有很多种表现,不同的时期会有不同的表现,糖尿病足早期症状隐匿、不典型且易被忽略。常仅表现为下肢供血不足,四肢易疲劳等以及周围神经病变如感觉麻木、迟钝等。
3.糖尿病足的危害
3.1致残率和截肢率显著增加,糖尿病病人截肢率是非糖尿病病人的40倍,约15%患有糖尿病的病人终其一生都会发展成足溃疡,其中85%的患者最终导致截肢。
3.2感觉不到疼痛,外周神经病变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认为其与代谢紊乱、血管损伤、神经营养因子缺乏等因素有关。外周神经病变引起的症状有下肢感觉减退或消失。如果患者的足部失去了知觉,即使遇到了一些摩擦和外伤,病人也不能及时发现,最终导致足部溃疡、坏疽,严重的甚至需要截肢。
4.糖尿病患者的足部护理
4.1每日进行足部检查
长时间的高血糖可使足部失去神经感知能力,所以病人可能感觉不到脚上有伤口或异常,如果没有及时发现和治疗,小伤口就有可能演变成严重感染,严重者甚至需要截肢。检查时应选在明亮的地方检查,检查有无刮痕,裂纹,水泡,红肿或其他不正常现象。此外还应该观察趾甲,看看有没有向内生长或者感染。如果病人视力不好,可借助放大镜或请家人或朋友帮助检查。如果出现下肢麻木、有蚂蚁爬感、脚底有踩棉花的感觉、下肢行走间歇性疼痛、夜间疼痛等症状,或者出现足部发凉、皮肤变暗、色素沉着等,如果有以上症状,应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
4.2保持清洁和干燥
真菌感染通常发生在脚趾间,因为这一部位比较潮湿,容易滋生细菌,所以更容易感染,注意脚部的卫生,可以减少伤口及缝隙溃烂的出现,另外需要防止脚部烫伤,为了防止烫伤,可以用温水清洗脚部。
4.3选择合适的袜子
患有糖尿病的人,足部神经可能受到损害,从而引起感觉减退,如果长期穿着不合身的鞋袜,可能会引起伤口或者并发症。糖尿病人选鞋时,一定要选对尺码合适的鞋,不要穿太大或太小的鞋,以免给患者的脚增加压力。袜子要选择柔软,吸湿的材料,比如棉或者竹纤维,这样可以保持脚干爽,还要注意不要穿太紧的袜子,这样可以减少脚部的压力。
4.4定期修剪指甲
如果修剪方法不当,可能会导致趾甲向内生长或者感染,修剪趾甲时,要注意修剪指甲的形状,不要剪得太短,也不要剪得太圆,以免造成趾甲过长或感染。
4.5避免赤脚行走
糖尿病人应该避免赤脚行走,因为赤脚会引起脚的损伤,无论在室内或室外,穿着舒适的鞋子,防止脚受伤,尤其是在沙滩、草地或高温地带,要特别注意脚部的防护。
结束语
要注重患者的足部护理,做好患者足部皮肤的清洁和干燥,密切关注患者的足部情况,做好足甲修剪,同时还要配合血糖控制,以上就是一些糖尿病患者的足部护理,希望在阅读完后能够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