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是影响人们身体健康的主要心血管疾病之一,如果任由冠心病发展,那么就会引起各种并发症,严重时甚至会造成患者死亡。近些年,随着我们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在日常的饮食中营养更加全面,饮食结构与饮食习惯也发生了改变,“三高”的发病概率越来越高,从而就增加的冠心病的发病率。中老年是冠心病的高发群体,如果远离冠心病,守护我们的心脏,是很多人都关注的问题。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冠心病,正确看待和预防冠心病。
一、什么是冠心病
人体的心脏血管主要有2根,分别为左冠状动脉和右冠状动脉,其中左冠状动脉还有2个分支,分别为左前降支和左回旋支。这些血管支持血液中的氧气以及营养物质顺利传输给心脏,使心脏能够正常工作。冠心病的全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主要是由于心脏血管发生了粥样硬化,从而导致心脏血供不足而引起的一种疾病。冠心病现在已经成为了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如果没有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那么就会增加心肌梗死的概率。
二、哪些人容易得冠心病
1.血脂异常
血脂是人体脂肪代谢的主要产物,其主要成分为胆固醇和三酰甘油。当血脂发生异常时,通常表现为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三酰甘油升高,以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无论哪项指标发生异常,都会增加冠心病的发病率与死亡率,血脂异常是冠心病的重要独立危险因素。
2.肥胖
据相关医学数据统计,肥胖是导致冠心病的重要因素,肥胖的主要标准就是体重超标。肥胖会增加高血压的风险,还会出现血清胆固醇水平、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空腹血糖等,都是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3.吸烟
吸烟也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因为在烟草中有尼古丁等物质,会加快心率、增加心肌需氧量、收缩外周血管和冠状动脉,引起血压升高。另外,长期吸烟还会增加血液中的一氧化碳浓度,促发和加重动脉粥样硬化,还会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加冠心病的风险。
4.高血压
患者如果不能控制好血压,会增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概率,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诱发冠心病的因素。
5.糖尿病和糖耐量异常
糖尿病患者发生冠心病的概率会高很多倍,血糖升高会造成血管内皮损伤,促使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从而引起冠心病。
6.其他因素
从事体力活动少,情绪紧张,经常有工作紧迫感者;有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家族史者,冠心病的发病率增加;性情急躁、好胜心和竞争性强、不善于劳逸结合的A型性格者。
三、出现这些症状,当心冠心病!
冠心病的典型症状主要为心肌缺血引起的胸闷、胸痛、乏力、呼吸困难等,严重时还会伴随出汗、恶性、呕吐等症状。当我们出现这些症状时,就要当心冠心病。如果我们出现频繁发作的胸痛、胸闷等症状时,需要及时就医,进行心电图等相关检查,分析这些症状是否是由冠心病引起,采取相应医疗措施。如果我们在生活中出现了剧烈的胸痛,而且持续时间比较长,有时还会伴随大汗淋漓、恶心、呕吐、休克等症状,需要口含硝酸甘油并拨打120求救。
四、冠心病的治疗方式?
临床治疗冠心病的方式主要有三种,分别为药物治疗、外科手术治疗以及介入性治疗。常用药物有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通道阻滞剂(CCB)、调脂药、抗血小板聚集药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ARB)、抗凝等药物、中医中药等。外科手术治疗主要是进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即冠脉搭桥术。介入性治疗主要有两种,分别为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及冠脉内支架植入术(PCI)。
五、如何预防冠心病
1.健康饮食
在日常饮食中,要减少高胆固醇、高脂、高盐食物的摄入,每日摄入的食盐量不能超过6g,避免食用含糖量较高的食物。适当补充营养物质和维生素,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和水果,比如豆类、坚果、菌类、大蒜、胡萝卜、洋葱、芹菜、韭菜、茄子、生姜、苹果、柑橘、山楂、西瓜、燕麦等,这些食物能够起到调节血脂、血压、胆固醇的作用。
2.适当运动
在日常生活中也要保持良好的运动习惯,比如散步、快步走、慢跑、游泳、太极拳、体操、跳舞、骑自行车等。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需要选择强度较低的运动,不能进行剧烈的、运动量大的运动,适合进行散步、体操等缓慢柔和的运动,避免进行篮球、足球、短跑、引体向上等运动,也不适宜进行弯腰、低头、下蹲等体位改变过快的运动项目。
3.保持开朗乐观的心情
情绪也是诱发冠心病的重要原因,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开朗乐观的心情,避免出现精神紧张、情绪激动等,要学会宽容和隐忍,适当调整生活节奏,做到劳逸结合,保持充足的睡眠,早睡早起,不熬夜,适当培养一些兴趣爱好,学会分散注意力,缓解压力。
4.掌握中医养生小妙招
按照中医的说法,需要做好精神调摄,避免气血失调;保证饮食有机,宜清淡饮食,少食多餐,戒烟限酒;进行中医按摩,以通阳行气、活血止痛。气滞血瘀、心脉痹阻证患者食用田七莲子汤来活血化瘀;痰浊痹阻证患者食用陈皮老鸭汤来缓解口干不欲等症状。
总而言之,我们需要了解冠心病,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保证身体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