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中医针灸也能治疗糖尿病!

时间 :2024-02-06 作者 :李秀君 来源:即墨区段泊岚卫生院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icon_pdf证书

近几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使糖尿病的发病率也不断呈上升趋势,尤其是2型糖尿病,大多是因不良生活习惯所致。针对糖尿病患者的治疗,西医通常是以药物治疗为主,患者需要长期服用降糖药物,或是打胰岛素等。当前,也会有部分患者选择中医治疗方式,即通过针灸治疗糖尿病。

1.针灸治疗糖尿病的作用机制

中医针灸治疗,主要是通过得气的方式,将治疗信息传递至相应脏腑,然后再通过经络的调整,以起到良性循环的过程。采用针灸治疗法,不仅能对空腹与餐后血糖进行有效调节,还能起到双向调节作用。

1.1对胰岛β细胞的调整作用

针对糖尿病胰岛β细胞的功能及结构,针灸具有良好的调整作用。通过采用针灸治疗方法,可以有效降低糖尿病的空腹血糖,以及空腹血浆胰岛素、C-肽水平,同时也能缓解胰岛β细胞形态的异常水平,有效改善胰岛素抵抗。

1.2提高胰岛素受体数

据相关研究发现,采用中医针灸治疗法,还能提升红细胞与脂肪细胞胰岛素受体结合位点数,代表着针刺改善糖尿病的胰岛素抵抗,与提高靶细胞胰岛素受体数目有着密切关联。

1.3改善中枢功能

经研究发现,与正常人相比较来说,糖尿病患者下丘脑室旁核(PV)神经元兴奋性相对较低,通过针灸治疗,将会提高PV神经元兴奋性,另外,糖尿病患者的下丘脑外侧区(LHA)神经元兴奋性相对较低,而经过针灸治疗后,还能有效降低LHA神经元兴奋性。不仅如此,也能对交感与副交感神经之间的平衡状态进行有效调节,不断完善机体调节血糖网络。

2.糖尿病针灸穴位的选择

糖尿病的中医证候学特征为肺胃热证、气阴两虚、阴阳亏损等。因此,从其经脉与脏腑之间的关系和经脉循形特征,来选取腧穴,要求由专业针灸医生针对病人的具体情况,进行辨证施治。采用体针、耳针和拔火罐等方法,可以达到治疗糖尿病的目的。

2.1针刺穴位

在进行针刺治疗时,可以选取以下穴位,包括主穴:足三里、三阴交以及膈俞,配穴:关元、神门以及阴陵泉等。具体方法如下:采用平补平泻法,慢捻,温和刺激,每天或隔天1次,每次留针15—20min左右,一疗程为10次,间隔时间为3—5天,或是直接不分疗程,直到完全治愈为止。

2.2灸法选穴

灸法治疗糖尿病,常用穴位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分别为太溪、支正及阳池等。

2.3耳针选穴

耳针治疗糖尿病,常用穴位如下:选取三焦、神门、耳迷根等,轻轻刺激,每次选取3—5个穴位,每次留针时间为20min,隔天进行一次,一疗程为10次。

3.哪些患者不适合针灸?

中医针灸是治疗糖尿病的有效方法,但是,并不是所有患者都适合针灸治疗。针灸治疗糖尿病时,应充分了解其适应症与禁忌症。一般情况下,在进行针灸治疗后,患者可能会出现食欲下降的情况,而对于一些肥胖者,其体重也会有所减轻,这些都是正常现象,与此同时,患者的血糖和血脂也会随之不断下降。以下两种情况建议采用针灸治疗,包括早期糖尿病、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者,而针对胰岛素依赖严重的患者,则建议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式,还有一些不适合针灸治疗的患者,比如糖尿病孕妇、出现皮肤感染或溃疡者、处于饥饿或神经紧张时,以及糖尿病急性代谢紊乱时,比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或是糖尿病高渗昏迷时等等。

小结:

以上就是为大家介绍的关于针灸治疗糖尿病的相关知识,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最后,让我们共同关注健康,远离疾病,享受美好生活。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