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心脏病≠冠心病 这篇文章带你全面了解冠心病

时间 :2024-02-06 作者 :王倩 来源:济南市济阳区曲提街道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icon_pdf证书

近年来临床中冠心病的病发概率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但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人都认为心脏病就是冠心病。其实这种想法是不对的,所以今天就让我们从冠心病的角度出发,让大家知道心脏病≠冠心病,并且让大家全面了解一下冠心病。

1.什么是冠心病?

所谓的冠心病其实就是医学中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这种疾病其实就是指人体中的冠状动脉血管出现动脉粥样硬化的情况,进而导致人体血管的管腔出现狭窄或者出现阻塞的情况,使人体因为心肌缺血、缺氧或者心肌坏死而出现心脏病的症状。

2.为什么说心脏病≠冠心病

在我们人体中,心脏是人体中的一个重要的身体脏器,因此与心脏有关的疾病都可以统称为心脏病,所以心脏病具有非常广泛的范畴。所以冠心病只是心脏病的一种形式,不能说心脏病就是冠心病。

3.冠心病病发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3.1年龄

一般情况下年龄是冠心病病发的重要因素,据研究发现,冠心病多发于年龄在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特别是49岁之后这种疾病的进展速度会出现明显加快的情况。

3.2性别

性别也属于冠心病病发的重要因素,一般情况下冠心病多发于男性患者,但是对于女性而言,当女性绝经之后,由于身体雌激素的降低和高密度脂蛋白的减少,因此绝经后的女性也易发冠心病。

3.3血脂

血脂是人体患上冠心病的一个危险因素,当人体的血脂含量出现异常时,人们就容易出现冠心病的情况。特别是近年来通过研究发现人体血脂中的载脂蛋白A的降低以及载脂蛋白B的升高,都属于冠心病的致病因素。

3.4吸烟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吸烟也属于冠心病病发的一种危险因素。据调查研究发现,吸烟人群与不吸烟人群进行对比,冠心病病发的概率中,吸烟患者比不吸烟患者的患病率高出2-6倍的情况,而且这种患病的概率也与每日吸烟的支数成正比。

3.5糖尿病

糖尿病也是冠心病病发的一种风险因素,据调查发现糖尿病人群患上冠心病的风险是非糖尿病患者患病的2倍。所以冠心病患者经常也会出现糖耐量减退的情况。

3.6其他危险因素

除了上述危险因素之外,肥胖、职业、饮食习惯以及遗传因素等也属于冠心病病发的次要危险因素。

4.如何预防冠心病?

4.1合理饮食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为了预防冠心病提倡合理的膳食。也就是说在日常饮食中应该注意清淡饮食的原则,可以食用那些低胆固醇、低动物脂肪的食物,同时多食用一些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的水果和蔬菜。而且对于那些年龄超过40岁的人群来说,如果这些人群不存在血脂异常的情况,应该避免经常食用那些胆固醇或者动物脂肪较多的食物,比如生活中常见的肥肉、动物肝脏或者猪油、蛋黄等。

4.2适量的体育锻炼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开展适量的体育锻炼,可以有效的预防肥胖,还能够促进人体血脂的代谢,提高人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降低患病风险。而且人们在进行体育锻炼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循序渐进的原则,不要做那些剧烈的体育锻炼。老年人可以通过散步、打太极等进行体育锻炼。

4.3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日常生活中为了预防冠心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也是非常重要的。人们应该保持规律的生活习惯,同时注意自身情绪状态,避免情绪过于激动。

4.4不吸烟

吸烟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应该尽量避免吸烟。

总结:

  心脏病≠冠心病,冠心病只是心脏病的其中一种。冠心病病发的危险因素有很多,人们应该在日常生活中积极预防,避免对自身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