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衰患者的饮食指导
心衰患者应给予低盐、低脂、易消化饮食,少食多餐,钠盐摄入量2-3g/天。钠是主要的电解质之一,摄入过多会导致体液潴留,增加心脏负担。还应注意食物的含钠量,选择低钠食物,如新鲜水果、蔬菜和瘦肉。禁食含钠丰富食物的摄入,如咸菜、腌制品和罐头、香肠、海产品、苏打饼干等。蛋白质是心衰患者的重要营养物质,可以帮助维持肌肉质量和功能。建议患者每天摄入适量的高质量蛋白质,如瘦肉、鱼类、乳制品、豆类等。推荐的每日蛋白质摄入量为身体重量的0.8克至1.2克。另外,还要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膳食纤维有助于控制血脂和血糖水平,减少便秘风险。建议患者多食用水果、蔬菜、全谷物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膳食纤维的推荐摄入量为25-35g/天。
二、心衰患者的用药指导
对于心衰患者来说,药物治疗非常重要。常用药物包括利尿剂、洋地黄制剂、β受体阻滞剂、ACEI和ARB、ARNI。利尿剂可以帮助患者排除体内多余的液体,缓解水肿症状,用药期间注意补钾及含钾丰富的食物,如香菇、紫菜、胡萝卜、香蕉、芒果、橘子、橙子等,另外洋地黄制剂可以增强心脏收缩力,减慢心率,改善心衰症状,β受体阻滞剂可以减慢心跳速率、降低心脏负荷,并改善心脏收缩能力,应用洋地黄制剂及β受体阻滞剂应注意心率变化,患者在服药前自数脉搏,如低于60次/分钟,应咨询医生。ACEI和ARB可扩张血管,ARNI是一种新型的药物,可改善心脏功能。降低心衰患者的死亡风险。患者应严格遵循医生的建议按时按量服药,不能随意停药或调整剂量。了解药物的常见副作用和注意事项。如出现低血压、头晕、恶心、呕吐、黄视、绿视、疲乏无力,下肢水肿等不良反应,应及时就医。
三、心衰患者的活动指导
不同程度的心衰患者其体力活动的要求和限制不同。故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心功能、耐力和活动能力来制定相应的方案。在活动指导中,医生往往会推荐适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来提高心肺功能、增强身体健康。同时,也会鼓励患者进行力量训练,以增强肌肉力量,改善运动表现。活动强度应该依据患者的个人情况来调整,一般而言,患者应避免过度劳累或剧烈运动,以免引起心脏负荷过重或恶化心衰症状。应在舒适的范围内进行活动,感觉稍有气喘但不会过度劳累。此外,活动时间也需要注意,可以分为多次短时间的活动,而不是长时间单一的活动,这样可以减少对心脏的负荷。除了控制活动强度和时间,心衰患者还需要注意适当休息。一定要根据自己的体力状况合理安排休息时间,避免过度疲劳。如果在活动中感到疲倦或不适,应及时停下来休息,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进一步评估。此外,心衰患者在活动时也需要注意呼吸训练。呼吸训练可以帮助患者提高呼吸效率,减少呼吸困难。常见的呼吸训练包括深呼吸、吸气计数、鼻式呼吸等。这些训练可以在医师或康复专家的指导下进行。
四、心衰患者的体液管理
心衰患者的体液管理包括控制液体摄入和有效排出体液。患者要严格记录出入量,每天控制液体入量,保持出入量负平衡约500ml,每天早晨起床排便后着同一着装测量体重。及时发现有无体液潴留及利尿剂效果。如体重增加明显,3天内突然增加2kg,应及时就医,调整利尿剂剂量。液体入量以1.5-2L/天为宜,如果患者有水肿症状,更应严格限制液体摄入量。心衰患者需要遵循医生开具的药物治疗方案,常包括利尿剂、血管扩张剂和心脏功能改善药物等。利尿剂可以帮助排除体内多余的液体,减轻水肿症状。但是使用利尿剂时需要注意遵循医生的建议,避免过度排尿导致血容量不足和电解质紊乱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