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肥胖与高脂血症的中医防治

时间 :2024-02-01 作者 : ​郭彬 来源:淄博市中医医院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icon_pdf证书

1.什么是肥胖和高脂血症?

肥胖是指体内脂肪过多,超过正常范围,影响健康的一种病理状态。肥胖不仅会影响人的外貌和心理,还会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的风险。肥胖的诊断标准是体重指数(BMI),即体重(kg)除以身高(m)的平方。一般来说,BMI在18.5-23.9之间为正常,24-27.9为超重,28以上为肥胖。

高脂血症,常被称为高血脂,是指血液中的脂类物质,如胆固醇、甘油三酯等,超过正常范围的一种代谢性疾病。高脂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也会增加患冠心病、脑卒中、肝硬化等疾病的风险。高脂血症的诊断标准是血清脂类物质的浓度。一般来说,总胆固醇在5.2mmol/L以下为正常,5.2-6.2为边缘高,6.2以上为高;甘油三酯在1.7mmol/L以下为正常,1.7-2.3为边缘高,2.3以上为高。

2.中医如何认识和治疗肥胖和高脂血症?

中医认为,肥胖和高脂血症的发生,主要是由于脾胃功能失调,水湿痰浊内生,阻滞气机,损伤脏腑,导致膏脂代谢失常,血中膏脂过多。中医将肥胖分为膏人、脂人、肉人三种类型,根据体质和脂肪分布的差异进行辨证论治。中医将高脂血症归为痰饮、瘀血、脉瘦等病证,根据血液中的脂类物质的性质和病变的部位进行辨证论治。

中医治疗肥胖和高脂血症的原则是,以补虚泻实为基础,以祛湿化痰为主,结合行气、利水、消导、通腑、化瘀等法,调理脾胃,调畅气机,补益脾肾,清热利湿,消膏降浊,达到平衡膏脂代谢,降低血脂水平,预防并发症的目的。以下列举几种方药:

1)参荟白术散合防己黄汤:这是一种健脾益气,除湿化痰的方子,适用于脾虚不运型的肥胖与高血脂。方中党参、黄芪、白术、扁豆、山药等能补益脾气,茯苓、泽泻、防己等能利水渗湿,半夏、陈皮、薏苡仁等能化痰降浊,荷叶、山楂等能消膏降脂,制大黄能清热导滞,制首乌能补肝肾。

2)竹叶石膏汤合三黄泻心汤:这是一种清胃泻热,通腑导滞的方子,适用于胃热腑实型的肥胖与高血脂。方中竹叶、石膏、麦门冬等能清热泻火,清半夏、黄连、黄芩等能清胃降火,大黄、榔子、草决明等能通腑导滞,莱菔子、薏苡仁等能消痰降脂。

3)茵陈薏苡汤:这是一种健脾渗湿,化浊降脂的方子,适用于湿热内蕴型的肥胖与高血脂。方中茵陈能清热化湿,白术、茯苓、泽泻、萆薢等能健脾利水,薏苡仁能渗湿化浊,柴胡、郁金、金樱子等能疏肝理气,山楂能祛痰化浊,活血降脂。

3.肥胖与高脂血症的中医预防

中医认为,肥胖与高脂血症的发生,与饮食不节,情志失调,运动不足等因素有关,因此,预防肥胖与高脂血症,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饮食调节:应少食多餐,避免暴饮暴食,少食油腻、甜腻、辛辣、煎炸等食物,多食清淡、富含纤维、低热量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粗粮、豆制品等,适当增加鱼、鸡、牛羊肉等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少食或不食动物内脏、蛋黄、奶油、奶酪等高胆固醇的食物,限制酒精、咖啡、茶等刺激性饮料的摄入,多饮白开水或淡茶。

2)情志调和:应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的忧愁、怒气、悲伤、恐惧等负面情绪的影响,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适当进行一些有益的娱乐活动,如听音乐、看书、旅游等,以调节心理压力,平衡阴阳,和谐气血。

3)运动锻炼:应根据自身的体质、年龄、性别、职业等因素,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游泳、太极拳、广场舞等,坚持每天运动半小时以上,以增加能量消耗,促进脂肪分解,改善血液循环,降低血脂水平,同时,运动还可以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预防各种疾病的发生。

4)中药调理:对于有肥胖或高脂血症倾向的人,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服用一些具有健脾化湿、化痰降浊、活血化瘀等作用的中药,如茵陈、泽泻、山楂、荷叶、决明子、丹参、红花、桃仁等,以辅助饮食、运动、情志等方面的调节,达到预防肥胖与高脂血症的目的。

4.小结

总之,肥胖与高脂血症是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治疗的,但更重要的是要从日常生活中做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才能有效地预防和治疗肥胖与高脂血症,保持身心健康,享受美好的生活。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