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结石是一种十分常见消化系统病变,主要症状是发热、恶心呕吐、腹痛、黄疸等等。多数胆结石确诊后通过胆囊切除术治疗疾病,但手术是有创操作,会对患者身体造成一定损伤,所以患者术后有较明显的身心应激反应,疼痛症状与负面情绪比较强烈,这些现象会对患者术后尽早恢复健康造成直接影响,甚至会导致患者再次手术。做好胆结石患者的护理工作,充分发挥护理的辅助治疗作用,无疑可改善患者的身心状态,促进患者早期恢复健康。
一、辨证膳食
向患者、家属普及饮食和胆结石的相关性,基于中医体质学说进行讲解,强调饮食对患者疾病康复、病情控制的积极作用,告知食物和食物之间的实际作用,并发放相应的饮食教育手册,帮助患者、家属强化胆结石饮食的相关记忆,进一步提升患者的饮食管理依从性与配合度。对胆结石患者实施中医体质分型,不同证型患者提供不同类型饮食。若患者是肝胆湿热证,则在日常饮食中添加赤小豆以及菊花等食物,嘱咐患者多进食具有清热利湿作用的食物。若患者是痰湿证,则嘱咐患者在煮粥时添加白扁豆、茯苓以及芡实等,要求患者多进食具有化痰作用的食物。若患者是气血亏虚证,嘱咐患者多进食枸杞以及山药等食物,发挥补益气血的功效。若患者是肝郁气滞证,嘱咐患者多进食山药及陈皮等药物,充分发挥失误的疏肝理气功效。若患者是肾虚证,嘱咐患者多进食鳖甲、桑葚以及山药等食物,发挥理想的补益肝肾作用。若患者是脓毒壅滞症,要求患者暂时停止进食,在病情改善可恢复正常进食后,逐步开始进食。
要求胆结石患者康复期间,均维持清淡好消化膳食,禁止食用辛辣、生冷、油腻食物,嘱咐患者养成定时、定量进食的好习惯,让患者尽量不要暴饮暴食。在患者手术切口后,还需再次调整患者膳食,并嘱咐患者适当运动,在饮食、运动双重作用下持续增强自身体质,改善自身状态。
二、特色护理
中医护理中还有很多特色护理,这些护理均有其独特的作用与优势,故需及时为胆结石患者提供,通过护理改善患者的身心状态,帮助患者尽早恢复身心健康。第一,中药沐足,基于胆结石患者的中医辨证结果,科学选择中药材煎煮为药汁,在温度适宜后,将药汁导入沐足桶,让患者将双脚浸入药汁内,药汁必须超过患者足背部。要求患者每夜睡前均进行中药沐足一次,一次持续半小时。若患者存在足部外伤,或有心脏病,则禁止进行中药沐足,避免不必要损伤发生。第二,耳穴压豆,基于患者病情及辨证结果,常规清洁耳廓部位,通过探棒寻找患者的压痛点,明确压痛点后准备数量适宜的王不留行籽贴,将其粘贴在压痛点部位,通过医用胶布有效固定,固定完善后轻柔按压压痛点,按压力度适宜,以患者可耐受为宜,一天按压3-4次,以按压部位存在发热症状为宜。遵从医嘱定时更换王不留行籽贴,保证耳穴压豆效果。
三、小结
发生胆结石后不要怕,遵从医嘱积极进行手术治疗。在手术治疗后配合临床进行中医护理,可在巩固疗效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加快康复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