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院前急救急诊护理风险有哪些

时间 :2024-01-25 作者 :​ 牛永利 来源: 山东省第一康复医院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院前急救是急诊医疗服务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指急、重、危、伤患者在抵达医疗机构之前,由专业急救人员对患者进行紧急治疗和护理的过程。这包括在事故现场或患者发病地点提供紧急医疗服务,以确保患者在到达医院之前能够得到迅速和适当的治疗。院前急救通常由急救人员、急救车和相关急救设备药品支持,目的是在最短时间内提供有效的医疗干预,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康复率。

院前急救的工作性质决定了其面对的患者具有急、危、杂等特点,在紧急情况下,医护人员面临更高的压力和风险,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急救能力直接影响了院前急救的质量。同时,复杂的环境又增加了救治的难度,需要护理人员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以下是一些影响院前急救质量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

1.出诊不及时:在院前急救中,时间对于患者的生命至关重要。急救车辆的有效性受限于社会环境因素和自然条件的影响,可能面临的一些不利因素如恶劣天气、交通事故等,直接影响护送的速度和安全性,如果急救人员无法及时到达现场,可能导致抢救时机的延误,增加患者的死亡风险。

2.现场急救隐患:由于急救环境和条件的限制,急救人员可能面临一些现场急救难题,甚至自身安全的隐患。在紧急情况下,有效的护患沟通会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患者对病情的介绍、治疗的了解和知情同意的签署可能存在困难,护理记录的不完整性和不准确性也可能会影响后续医疗的连续性和质量,这些都会增加治疗的难度和风险。

3.急救设备、设施及药品的不安全因素:院前急救可能面临卫生条件差、设备不足或设备故障、药品不足等问题,影响急救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增加了医疗干预的不确定性。

4.急救技术不熟练:急救人员需要熟练掌握高难度的救护技术,包括心肺复苏、电除颤、气管插管等,不同层次的护理人员专业水平不同,技术不熟练可能影响救治效果。

5.转运途中的安全隐患:在将患者从急救现场转移到医疗机构的过程中,可能出现患者放置不当、患者保护不当、液体渗出等问题,增加了患者在转运途中的风险。

为了降低院前急救护理的风险,最大限度的保护患者生命安全,提高护理质量,可以采取以下预防措施:


  1. 制定和执行标准的急救操作规程,确保急救人员接受持续的专业培训和技能训练,提高其急救技能和专业水平,减少失误发生。

  2. 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与患者、家属或者现场人员进行全面、有效的沟通,尽可能的了解患者基本情况和致病因素,快速有效地解释治疗过程和可能存在的风险,获得患者或家属的知情同意。
  3. 确保详细、准确地记录患者的护理信息,以便后续医疗人员能够获得完整的患者信息。
  4. 定期检查和维护急救设备,确保其正常运作,减少设备故障的可能性。对急救车辆进行定期维护,并做好应急保障措施,保证车辆在运送患者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5. 促进急救团队之间的良好协作和沟通,确保团队成员之间的信息流畅和互助。
  6. 制定应急预案,包括在突发情况下的紧急处理步骤,提高急救团队应对意外情况的能力。
  7. 与社区卫生机构、公共安全部门等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应对院前急救可能遇到的社会因素和挑战。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