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强化预防接种监督 共筑预防接种安全

时间 :2024-01-25 作者 :​ 明晓燕 来源: 滨州市惠民县大年陈镇卫生院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预防接种是现代医学最有效的公共卫生措施之一,此项工作关乎民生民心,事关各种疾病防控大局,更关系到社会稳定发展和国家长治久安。它通过接种疫苗可以有效防止众多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国家为了确保群众健康,通常会建立严密的预防接种监督体系,确保疫苗的安全性、有效性以及接种服务的质量,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与健康。

一、强化预防接种监督

监督预防接种工作的第一步是确保疫苗的质量。这涉及从生产到运输再到储存的每一环节。疫苗生产企业必须得到好的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保证生产过程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疫苗在运输和存储过程中保持严格的冷链管理,避免因温度变化导致疫苗失效。市场监管部门要立足本职工作,强化和省市各级部门的协调沟通,将工作责任压实。具体可以将工作责任划分到细分岗位、具体专员,建立起市县区联动监管机制,多管齐下,制定预防接种专项监督方案,更细致、更全力地推进接种疫苗监管工作。同时各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要持续开展对疫苗生产企业的全覆盖检查,派驻专门的检查人员入厂督查,包括疫苗的研发、生产、销售及供货等各个环节,查看疫苗生产企业生产过程数据、质量管理体系是否完善,必要时进行延伸检查,确保疫苗生产企业合规合法生产疫苗。除此之外,国家级药品监督部门应该设立最高的疫苗督察组,定期全面巡查全国各地疫苗生产企业,并且做到信息公开,以此提高各级部门、社会大众对疫苗接种工作的重视程度。

监督机构还要负责对疫苗接种单位进行检查,首先,全面检查各类疫苗的配送、验收入库、保存等工作,并做好专业指导。同时要主动同疾控中心、卫健委等协调沟通,精准把握属地疫苗采购数量、接种单位总数量变化情况等,做到市场监督的精准化,全面确保接种疫苗存储合规性以及疫苗来源的正规性。其次,要指派专员深入接种单位全面核查接种疫苗的验收和保存情况,严格监督疫苗接种相关操作规程得到严格执行,查看接种人员是否对接种人进行告知询问,是否认真执行“三查七对一验证”,是否详细记录接种和处置记录,是否存在违规收费、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行为等。再次,监查人员还要对接种人员的资质、接种环境卫生情况等进行全面检查,确保接种人员专业性,接种记录真实准确。对异常反应进行及时监测和处理,也是预防接种监督不可忽视的一环。

二、共筑预防接种安全

安全的预防接种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公众的科普教育至关重要,正确的疫苗知识可以增强民众的接种意识和信心。首先,需要政府和健康部门提供准确的疫苗信息和接种指南,进行全面的科普宣传极为关键。比如可以制作《疫苗之路》类的纪录片,通过亲切通俗的语言向大众宣传疫苗的知识,介绍我国预防接种的发展历程,引导社会大众深入了解疫苗接种的重要性,增强其对国内疫苗产业发展的信任程度,进而提高其接种的积极性。其次,媒体也应承担起传播科学知识的责任,共同营造一个支持预防接种的社会环境。各地政府部门应该支持或者采取一定政策鼓励新闻媒体开办预防接种知识科普类节目,并利用大数据技术等将接种相关知识精准推送给大众。同时媒体机构要强化预防接种知识的公益宣传,利用网络媒体、新媒体力量开设预防接种专栏,扩大疫苗接种知识传播范围。除此之外,疫苗的接种工作不应只是个体的责任,而是社区、学校、企业及社会团体共同参与的结果。通过集体努力,我们可以实现群体免疫,从而保护那些因健康原因无法接种疫苗的人群。

总之,预防接种监督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它需要政府部门、医疗机构、生产企业以及公众共同努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确保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人群健康提供坚实的保护屏障。强化监督、科学接种、普及教育,三者相结合,共筑坚固的预防接种安全网。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