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疾病,不仅会对人们生命健康构成严重威胁,甚至会对家庭带来灾难。近年来,社会经济空前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重视自身健康状况,对于癌症早期筛查工作产生极大的依赖性。肿瘤标志物检测是目前临床上筛查肿瘤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在肿瘤疾病防治工作中发挥着突出的价值。本文就肿瘤标志物检测相关内容开展详细介绍,希望为人们科学认识并积极利用肿瘤标志物检测提供一些参考。
一、什么是肿瘤标志物检测?
肿瘤标志物(tumormarker,TM),医学上是指肿瘤细胞在发生、分泌、增殖、凋亡等过程中产生的能够体现肿瘤病变反应的物质,通常经过血液、体液及粪便等检测发现。依据生物化学特性,可以将肿瘤标志物分为蛋白质类、糖类、激素和核酸类。肿瘤标志物检测是指通过免疫学、化学、基因检测等方式对患者肿瘤标志物存在情况及含量进行测定,从而为肿瘤筛查、诊断鉴别、病程观察、临床治疗、预后复发等提供可靠的依据。
二、常见的肿瘤标志物有哪些
1、癌胚抗原(CEA)
CEA属于一种多糖蛋白复合物,是一种广谱性指标,参考范围为0-5ng/ml,常见于大肠癌、结直肠癌、胃癌、胰腺癌、肺癌、乳腺癌、卵巢癌及泌尿系统肿瘤组织上。如果血清CEA浓度升高5~10倍,且伴随异常症状时,需警惕肿瘤疾病的发生。值得注意的是,吸烟人群、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肺部疾病等疾病患者血清CEA浓度也会出现升高现象,因此,CEA检查恶性肿瘤不具有特异性,需结合其他检测方式综合判断。
2、甲胎蛋白(AFP)
AFP通常用于辅助诊断原发性肝癌,参考范围为0-20ng/ml,与肝脏B超联合使用,能够有效筛查早期肝癌。若血清AFP≥400μg/L 超过1个月,或≥200μg/L 持续2个月,需高度怀疑肝癌,并结合影响的影像学检查进行断定。此外,内胚窦癌、畸胎瘤、睾丸癌患者也可能存在AFP升高的情况。
3、糖类抗原125(CA125)
CA125对于卵巢癌具有典型的诊断意义,尤其针对中晚期卵巢癌筛查效果显著,而对早期卵巢癌诊断效果不佳。参考范围为0-35U/ml,卵巢癌患者CA125升高,筛查升高达到61.4%。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卵巢囊肿等患者CA125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需引起注意。
4、糖类抗原15-3(CA15-3)
CA15-3是筛查乳腺癌的重要标志物,具有极高的特异性,参考范围为<28U/ml。约有30%-50%乳腺癌患者CA15-3明显升高,结果大于100U/ml时,可认为有转移性病变。
5、胃癌相关抗原(CA72-4)
CA72-4是目前筛查诊断胃癌的最佳标志物之一,且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参考范围为≤6.9U/ml。检测结果水平与胃癌分期有明显的相关性,一般在胃癌的Ⅲ-Ⅳ期出现增高情况。
6、鳞状细胞癌抗原(SCC)
SCC是临床上最早应用于筛查鳞癌的标志物,参考范围为外周血SCC0-1.5ng/ml。通常用于宫颈癌、肺鳞癌、食管癌、头颈部癌、膀胱癌等辅助筛查工作中,一般认为SCC升高是肺鳞状细胞癌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肿瘤标志物医学上是指能够体现肿瘤病变反应的物质,通过血液、体液及粪便等检测来发现,肿瘤标志物检测是肿瘤筛查与防治工作的重要手段,建议最好在空腹状态下前往医院检测。如果检测结果异常,也不要惊慌,应冷静应对,医生会结合影像检查及病理组织检验结果综合判断,并给出针对性治疗建议。面对疾病,除了主动配合治疗,积极的心态亦非常关键,是战胜疾病的重要因素。
在人们日常生活中,要重视自身健康状况,定期参与健康体检,并做好防癌筛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