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毒的治疗一般处理包括:胃肠道去污、解毒、促消除和支持治疗。其中胃肠道去污近年来推荐使用胃肠道吸附剂(活性炭等),导泻(甘露醇、山梨醇、硫酸镁等)、全肠灌洗,洗胃目前认为需根据具体适应证选择,不再推荐常规催吐。促毒物排泄的方式主要有强化利尿、碱化尿液、血液净化等。
一、三氧化二砷(砒霜)
三氧化二砷为高毒性物质,可致机体多个脏器功能受损。治疗需及时将胃肠道去污,采用络合剂,二巯丙磺钠5ml肌注,前1~2d间隔6~8h1次,第3~7d,1~2次/d,视病况减少用药量。针对慢性中毒者,可采取硫代硫酸钠10ml,静滴给药,1次/d,加快砷排出。对症治疗比如补液,维持酸碱平衡,保护器官,伴周围神经病变可采取甲钴胺、烟酰胺等干预,溶血可采取氢化可的松(大剂量)。
二、乙醇
因酒精吸收迅速,催吐、洗胃及活性炭并不适用于单纯酒精中毒者;重症者,静脉注射葡萄糖100ml,胰岛素20U,同步予维生素B1、B6与烟酸肌注,剂量100mg,以加快乙醇氧化,促醒。后期依据病况,间隔6~8h再次注射1次。适当保暖,如若有脱水症状,需及时补液;低血压可采取升压药物及抗休克疗法。急性酒精中毒者需慎用镇静剂,针对烦躁不安、兴奋过度者,可采取小剂量苯二氮卓类药;惊厥者可采取地西泮与水合氯醛等,严禁运用吗啡、巴比妥类等药物,以免加重呼吸抑制。
三、龙葵碱
龙葵碱发现于未成熟龙葵果中,人类中毒剂量为25mg。又称为马铃薯毒素,可见于未成熟绿色马铃薯或者发芽马铃薯中。中毒后常表现为中枢神经麻痹,胃肠道强刺激,红细胞溶解作用。治疗应及时胃肠道去污,并可适当食用食醋,补液并纠正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视血压给予升压药物如多巴胺等维持血压;对于出现肠源性发绀,用1%亚甲蓝(美蓝)注射液5~10mL(儿童按1%亚甲蓝0.1~0.2mL/kg)加于25%葡萄糖溶液中40~60mL 于10~15分钟内静脉输注。出现脑水肿或者呼吸困难予以对症治疗。
四、乌头碱
断肠草的原型,中毒剂量0.2mg,是多种毒性中药(如川乌)的毒性成份。中毒后常见心脏损伤(心律失常)及神经系统损伤(口舌、四肢、全身麻木),严重者因为严重心律失常导致心功能不全,发生阿-斯综合征或因呼吸肌痉挛而呼吸衰竭。口服中毒者处理应及时胃肠道去污。予以补液、补充维生素C。针对心动过缓或房室传导阻滞,给予阿托品1mg,皮下或肌内注射,4~6次/天,也可以1~2mg 加入5%GS中静滴,可给予异丙肾上腺素及果糖二磷酸钠、cAMP、能量合剂等。对于出现快速心律失常,需在心电监护下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其他需针对吸氧、休克予以对症支持治疗,必要时需血液净化治疗。
五、百草枯
百草枯可经胃肠道、呼吸道吸收,亦可经过破损的皮肤、黏膜吸收,被称为
“没有后悔药的毒物”,可导致多器官衰竭,肺部不可逆纤维化和呼吸衰竭,严重者1~3d内可迅速出现肺水肿及肺炎表现,有些患者初期可无明显症状或仅有其他脏器损伤,易导致误诊,数日后迅速出现迟发性肺水肿及炎症,预后不佳。
血液或尿液中的定量毒物分析可提示预后,建议治疗方案为及时催吐+洗胃,采用白+黑方案进行全胃肠道洗消,即思密达30g 溶于20%甘露醇250mL,分次服用,活性炭30g 溶于20%甘露醇250mL 中分次服用。首次剂量2h 服完,第2天及以后分次服用,第3~4d甘露醇减半,可加适量矿泉水稀释。
六、毒蕈
即毒蘑菇,我国毒蘑菇有100种左右,毒素有多种类型,其中毒肽多为肝脏毒性,作用缓慢;毒伞肽为肝肾毒性;毒蝇碱类似乙酰胆碱作用;光盖伞素可引起幻觉和精神症状;鹿花毒素可破坏红细胞;胍啶等导致胃肠道炎症反应。中毒者首先应首先促进毒物排出,应及时胃肠道去污、补液维持电解质平衡。对于出现神经精神型中毒患者,可根据病情轻重,采用阿托品0.5~1mg 皮下注射,每0.5~6小时一次。必要时可加大剂量或改为静脉注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