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症状:
偏头痛的常见症状包括:头痛,开始常为隐约疼痛,逐渐变为搏动性疼痛,活动时加重,还可从头的一侧转侈至另一侧,累及头前部或整个头部;对光线、噪音和气味敏感,伴有恶心、呕吐,胃部不适,腹部疼痛食欲差,感觉非常的暖或冷,肤色苍白;疲劳,头量,视野模糊,腹泻。比较罕见的症状包括发烧、影响正常的肢体活动。大多数患者的头痛持续约4小时,但严重者可持续超过3天。偏头痛的发生频率因人而异,每月发生2~4次较为常见,但有些患者每隔几天就会发生偏头痛,也有些患者一年仅发生一两次。
偏头痛发作可分为四个阶段:前驱期、先兆期、头痛期和恢复期,但并非所有患者均经历这些阶段。
1、前驱期:发生在偏头痛发作前的几个小时或一两天,患者表现出一些即将发生偏头痛的预示性变化,包括便秘、情绪变化,从抑郁到兴奋,或反之、食欲改变、颈部僵硬、口渴和排尿增加、反复呵欠。
2、先兆期:先兆是发生偏头痛之前或期间的神经系统症状,表现为视觉异常,有时也为感觉异常、运动或语言障碍。先兆症状通常开始慢慢出现,并持续20~60分钟。
(1)有先兆的偏头痛:主要症状是发作前会有先兆,这种先兆常表现为视物模糊、暗点、眼前闪光、视物变形等。此种症状一般会持续数分钟或者一小时,出现单侧搏动样的头痛。
(2)无先兆的偏头痛:患者会表现为单侧搏动样的头痛,多伴有恶心、呕吐、怕光、怕吵,持续2-3天会缓解,部分患者头痛发作持续时间短,数小时后会缓解,甚至有的患者睡一觉或洗个热水澡就缓解了。
3、头痛期:偏头痛通常持续4~72小时。偏头痛发生频率因人而异,有些患者仅偶尔发生,有些患者则每月发生数次。在头痛期,患者可能出现下列症状:严重的搏动性疼痛、累及单侧头部或一只眼睛,有时也表现为双侧头痛、对光、声音敏感,有时对气味、触觉也敏感、恶心、呕叶、视力模糊、头晕或晕厥。
4、恢复期:该阶段通常持续约24小时,患者可能表现为困顿、喜怒无常、头晕、乏力、对光、声音敏感
二、治疗方法:
1.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治疗偏头痛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对于轻度偏头痛,可以尝试非处方药物,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以缓解疼痛。对于频繁和严重的偏头痛,医生可能会开具处方药,如曲普坦、三叉神经阻滞剂等,以减少症状发作和缩短疼痛持续时间。
2.生活方式调整:生活方式的改变可以帮助减少偏头痛的发作频率和严重程度。例如,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过度疲劳、减少压力、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等。此外,注意饮食触发因素,如巧克力、咖啡因、红酒等,避免摄入可能引起偏头痛的食物和饮品。
3.非药物疗法:非药物疗法是一种辅助治疗方式,可与药物治疗相结合。常见的非药物疗法包括物理疗法、放松训练、生物反馈疗法等。物理疗法如热敷、冷敷、按摩等可以缓解紧张和疼痛感。放松训练和生物反馈疗法可以帮助患者学会放松身心、减轻压力和焦虑,从而减少偏头痛的发作。
(1)冰袋冷敷:冷敷的方法能够有效地改善偏头痛的现象,患者如果出现了局部头痛的症状,可以选择冰袋包在毛巾里进行冷敷,能够起到促进血管收缩的作用,自然能够缓解偏头痛;
(2)头部按摩:偏头痛的患者可以选择局部按摩的方法来进行缓解,穴位按摩可以有效的促进血液循环,能够避免头晕头痛的症状;
(3)保持好的休息:偏头痛的患者应该适当休息,可以选择小憩一会儿,来改善偏头痛的现象,保持周围环境安静,睡上半个小时能够缓解疼痛。
除以上相对常见的治疗方式外,还有其他的治疗方式,比如针灸、氧气疗法等,适用于一些特殊情况。针灸可以通过刺激特定穴位来缓解偏头痛症状,对于一些无法耐受药物或无法使用药物治疗的患者可能有效。氧气疗法则是通过呼吸纯氧来缓解偏头痛症状,适用于一些血管收缩引起的偏头痛。但是,这些治疗方式的疗效因人而异,应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